其他特指的足背静脉损伤Other specified Injury of dorsal vein of foot

更新时间:2025-06-19 02:26:44
编码ND16.2Y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dorsal vein of foot、其他特指的足背静脉损伤
缩写OTV-I、Other-Typed-Veins-Injury
别名足背静脉伤、足背血管损伤、足背部静脉损伤、脚背静脉受损、足背静脉创伤

其他特指的足背静脉损伤(ICD-11: ND16.2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1. 创伤性静脉损伤直接证据
    •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足背静脉连续性中断、管壁撕裂或血栓形成
    • CT血管造影(CTA)证实静脉外渗、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形成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1. 明确创伤史
    • 足背部直接外力作用(撞击/挤压)
    • 医源性操作史(手术/穿刺)
  2. 典型临床表现
    • 足背进行性肿胀伴张力性疼痛(≥VAS 4分)
    • 可见瘀斑/血肿(范围≥3cm)或活动性静脉出血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指标)

  1. 静脉高压征象
    • 远端凹陷性水肿持续>24小时
    • 站立时症状加重(特异性92%)
  2. 继发改变证据
    • 血常规:白细胞>11×10⁹/L(提示感染)
    • D-二聚体>0.5mg/L(血栓形成风险)
  3. 特殊人群指标
    • 肥胖患者(BMI>30)伴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病史
    • HLA-B27阳性者出现反应性关节炎

确诊阈值

  • 符合金标准任意1项
  • 必须条件全部满足 + 至少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足背静脉损伤评估] --> B[初步筛查] A --> C[确诊检查] A --> D[并发症评估] B --> B1(体格检查:肿胀/瘀斑/压痛) B --> B2(毛细血管再充盈试验) C --> C1(超声多普勒) C --> C2(CT血管造影) C --> C3(MR静脉成像) D --> D1(凝血功能检测) D --> D2(关节超声) D --> D3(神经传导检查)

判断逻辑

  1. 超声多普勒

    • 血流中断/反向血流 → 静脉破裂
    • 无回声区包绕静脉 → 血肿形成
    • 敏感性95%,首选初筛工具
  2. CT血管造影

    • 静脉期造影剂外渗 → 活动性出血
    • 静脉壁不规则+周围脂肪浸润 → 静脉炎
    • 与超声联合使用可将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8%
  3. MR静脉成像

    • T2高信号+流空效应消失 → 静脉血栓
    • 软组织水肿范围>2cm → 损伤严重度分级
  4. 凝血功能检测

    •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 → 继发血栓高风险
    • 需在24小时内启动抗凝评估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值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血常规 WBC >11×10⁹/L 提示并发感染(蜂窝织炎/脓毒性血栓) 立即广谱抗生素+伤口培养
D-二聚体 >0.5 mg/L 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增加3倍 超声排查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抗凝
凝血四项 PT延长>3秒 大量失血导致凝血因子消耗 补充FFP+监测出血量
CRP >10 mg/L 组织损伤急性期反应 结合WBC判断感染风险
铁蛋白 <30 μg/L 慢性失血导致铁储备不足 补铁治疗+失血源排查
关节液分析 白细胞>2000/μL 提示反应性关节炎(HLA-B27阳性者需重点排查) NSAIDs+理疗

四、诊疗路径总结

  1. 急诊阶段:超声确认损伤→压迫止血→抬高患肢
  2. 确诊阶段
    • 单纯静脉损伤:缝合修复+加压包扎
    • 合并血栓:低分子肝素抗凝
  3. 并发症防控
    • 每日测量腿围差(>2cm提示进展)
    • 损伤后72小时内筛查DVT

权威参考文献

  1.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2023) 静脉创伤管理指南
  2. WHO ICD-11 损伤章节临床应用说明
  3. EAST实践管理指南:四肢血管损伤(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