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心脏损伤,不伴心包积血Other specified Injury of heart without haemopericardium

更新时间:2025-06-18 20:50:14
编码NB31.1Y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heart without haemopericardium、其他特指的心脏损伤,不伴心包积血
缩写OTCI、其他特指心脏损伤
别名其他指定心脏损害、心脏创伤-不伴心包积血、心脏损伤-无心包积血

其他特指的心脏损伤,不伴心包积血(NB31.1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心脏MRI或增强CT
      • 明确显示心肌结构损伤(如心肌撕裂、瓣膜破裂)且心包腔无积血证据(心包厚度≤2mm)。
    • 术中直视确认
      • 手术探查直接观察到心脏损伤灶(如冠状动脉分支断裂、乳头肌断裂),并排除心包积血。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明确外伤史
      • 24小时内发生钝性/穿透性胸部创伤(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或锐器伤)。
    • 心肌损伤标志物持续升高
      • 肌钙蛋白I/T > 99%参考值上限,且48小时内无下降趋势。
    • 影像学损伤证据
      • 超声心动图显示室壁运动异常(节段性运动减低)或瓣膜反流(中度以上)。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胸痛(VAS≥6分)伴呼吸困难(NYHA II级以上)或晕厥发作。
    • 心电图动态改变
      • ST段抬高≥1mm(V1-V3导联)或新发束支传导阻滞。
    • 血流动力学阈值
      • 收缩压<90mmHg需排除其他休克原因。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始评估] --> B[心电图] A --> C[心肌标志物] B --> D{ST-T改变?} C --> E{肌钙蛋白↑?} D -- 是 --> F[急诊超声心动图] E -- 是 --> F F --> G[发现结构损伤] G --> H[心脏MRI/CT] F -- 阴性 --> I[24小时动态监测] I --> J[重复心肌标志物] J -- 仍升高 --> H H --> K[确诊]

判断逻辑

  1. 心电图
    • ST段抬高提示急性心肌损伤,需15分钟内完成;新发右束支阻滞提示右心室损伤。
  2. 超声心动图
    • 室壁运动异常定位损伤区域(如前间隔异常提示左前降支损伤);瓣膜反流需评估反流面积/压差。
  3. 心脏MRI
    • 延迟强化显像(LGE)区分心肌挫伤(心内膜下强化)与撕裂(透壁性强化)。
  4. 冠脉CTA
    • 冠状动脉三级分支断裂的直接征象(造影剂外溢)是穿透伤的确诊依据。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心肌损伤标志物

    • 肌钙蛋白I/T异常

      阈值:>0.04 ng/mL(I)或>14 ng/L(T)

      • 意义:每6小时复查,持续升高提示进行性心肌坏死;48小时峰值>10倍需手术干预。
    • CK-MB异常

      阈值:>25 U/L

      • 意义:特异性低于肌钙蛋白,但早期(<6小时)升高快于肌钙蛋白。
  2. 炎症与凝血指标

    • CRP >50 mg/L
      • 提示合并全身炎症反应,需排查感染性并发症。
    • D-二聚体>500 μg/L
      • 需增强CT排除肺栓塞(易与呼吸困难混淆)。
  3. 血气分析与乳酸

    • 乳酸>2 mmol/L
      • 提示组织灌注不足,需紧急血流动力学支持。
    • PaO₂<60 mmHg
      • 结合胸片排除肺挫伤导致的低氧血症。

四、总结

  • 确诊核心:外伤史+影像学损伤证据(MRI/CT为金标准)。
  • 检查优先级
    1. 即时心电图与肌钙蛋白
    2. 90分钟内完成床旁超声
    3. 阴性病例24小时动态监测标志物
  • 关键鉴别
    • 肌钙蛋白持续升高需排除心肌梗死(冠脉造影)。
    • 低血压患者需排除张力性气胸(立位胸片)。

参考文献

  • AHA《创伤性心脏损伤管理指南》(2023)
  • ESC《非冠状动脉心脏病诊断立场声明》(2024)
  • ISTH《创伤性凝血病管理共识》(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