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股骨骨折Other specified Fracture of femur

更新时间:2025-06-18 22:56:54
编码NC72.Y

关键词

索引词Fracture of femur、其他特指的股骨骨折、股骨骨折后遗症、股骨体,下部骨折后遗症
缩写其他特指股骨骨折、OTFF
别名其他特指的胯部骨折、特殊类型的股骨骨折、特定类型的股骨骨折

(NC72.Y)其他特指的股骨骨折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X线平片(正侧位)明确显示股骨非典型解剖部位的骨折线(如股骨大转子下方、髁上非承重区等)。
      • CT三维重建证实复杂骨折形态(如蝶形骨块、关节面塌陷、多平面骨折)。
    • 术中直视确认
      • 手术探查发现骨折形态不符合常见分类(如转子间、股骨干等),且符合ICD-11中"其他特指"定义。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典型症状组合
      • 外伤后立即出现的剧烈疼痛(活动时加重) + 完全性负重功能障碍。
    • 影像学排除常见类型
      • X线/CT排除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转子间骨折(Evans分型)、股骨干骨折(AO分型)。
    • 解剖定位特异性
      • 骨折线累及非标准区域(如股骨远端后侧、近端外侧皮质)。
  3.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依据)

    • 高危因素
      • 骨质疏松(骨密度T值≤-2.5)或骨代谢疾病(血钙/磷异常)。
      • 高能量创伤史(交通事故、高处坠落)。
    • 并发症证据
      • 神经损伤体征(如坐骨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或血管损伤(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 阈值标准
      • 符合"金标准"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直接影像证据,需同时满足:
      • 必须条件中的症状组合 + 影像学排除常见类型
      • 至少一项支持条件(高危因素或并发症)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X线平片-股骨正侧位] A --> C[体格检查-畸形/压痛/活动度] B --> D{骨折类型判定} D -- 不明确/复杂 --> E[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 D -- 隐匿性骨折 --> F[MRI] E --> G[血管超声/造影] F --> H[骨扫描] C --> I[神经功能检查]

判断逻辑

  1. X线平片

    • 阳性:显示非典型骨折线(如股骨髁后侧纵向劈裂)→ 支持诊断
    • 阴性但症状典型→ 需进阶检查
  2. CT三维重建

    • 关键价值:量化骨折粉碎程度、关节面受累范围,排除手术禁忌(如髋臼合并损伤)
    • 判断逻辑
      • 骨块≥3块或累及2个以上解剖平面 → 符合"复杂骨折"定义
  3. MRI

    • 适用场景:X线/CT阴性但持续疼痛
    • 阳性标志:T2加权像骨髓水肿 + 低信号骨折线 → 确诊隐匿性骨折
  4. 血管超声

    • 异常标准:股动脉血流速度下降50%或血栓形成 → 需急诊干预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白细胞 >12×10⁹/L:提示开放性骨折感染风险
    • 血红蛋白 <100 g/L:需排查隐匿性出血(骨盆骨折可能)
  2. 炎症标志物

    • CRP >50 mg/L 且持续升高:警示骨髓炎或深部感染
    • ESR >40 mm/h:需与骨肿瘤鉴别
  3. 骨代谢指标

    • 血钙 <2.1 mmol/L + 血磷 >1.45 mmol/L:提示继发性骨质疏松
    • ALP >150 U/L(排除肝病):可能为骨转移瘤或Paget病
  4.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 >5 μg/mL:深静脉血栓高风险,需抗凝治疗

四、诊断路径总结

  • 核心确诊:依赖影像学直接证据(X线/CT),重点识别非典型解剖定位。
  • 辅助检查层级
    1. X线初筛 → 2. CT评估复杂性 → 3. MRI排查隐匿损伤 → 4. 实验室评估并发症
  • 实验室价值:非诊断必需,但异常结果指导并发症管理(如抗感染、抗凝)。

参考文献

  • WHO《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
  • AAOS《股骨骨折临床诊疗指南》
  •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