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位于髋或大腿水平的股静脉损伤Other specified Injury of femoral vein at hip or thigh level
编码NC75.1Y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femoral vein at hip or thigh level、其他特指的位于髋或大腿水平的股静脉损伤
缩写GJSS、Femoral-Vein-Injury
别名股静脉伤、髋股静脉伤、大腿股静脉伤、髋关节股静脉损伤、下肢股静脉损伤、特定股静脉损伤
其他特指的位于髋或大腿水平的股静脉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CT血管成像(CTA):显示股静脉连续性中断、管腔狭窄或血栓形成。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显示血管破口、造影剂外渗或动静脉瘘形成。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与辅助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局部疼痛(活动性加重)、肿胀(患肢周径增加≥3cm)、皮下瘀斑。
- 听诊闻及连续性血管杂音(提示动静脉瘘)。
- 实验室证据:
- D-二聚体≥1.0 μg/mL(FEU)提示血栓形成风险。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影像学证据不明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疼痛+肿胀+瘀斑)。
- 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速度异常(峰值流速下降>50%或反流时间>1秒)。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血液学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多普勒超声] B --> B2[CT血管成像] B --> B3[磁共振血管成像] B --> B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 --> C1[D-二聚体] C --> C2[凝血四项] C --> C3[血常规]
D --> D1[肢体周径测量] D --> D2[踝肱指数测定]
判断逻辑:
-
多普勒超声(首选筛查):
- 血流信号缺失提示完全闭塞,流速下降提示部分狭窄。
- 发现异常后需CTA进一步定位。
-
CTA(精准定位):
- 层厚≤1mm扫描可识别0.5mm级破口,三维重建显示血管走行异常。
-
D-二聚体(血栓预警):
1.0 μg/mL需警惕深静脉血栓,需结合影像学排查。
-
踝肱指数(ABI):
<0.9提示血流灌注不足,>1.3提示动脉硬化可能干扰静脉评估。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临床关联) | 处理建议 |
---|---|---|---|
D-二聚体 | <0.5 μg/mL | ≥1.0提示血栓形成 | 立即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 |
血小板计数 | 125-350×10^9/L | <100提示出血风险,>450提示高凝状态 | 评估抗凝禁忌证 |
纤维蛋白原 | 2-4 g/L | >4.5提示高凝,<1.5提示纤溶亢进 | 结合血栓弹力图评估 |
PT/APTT | PT 11-13.5秒 APTT 25-35秒 |
PT延长提示肝损伤/抗凝过量 APTT延长提示凝血因子缺乏 |
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
血红蛋白 | 男性130-175 g/L 女性120-150 g/L |
急性下降>20g/L提示活动性出血 | 紧急介入止血+输血支持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初筛:超声+D-二聚体组合筛查(敏感性92%)
- 确诊:CTA或DSA明确损伤类型(穿透伤/钝性伤)
- 风险评估:凝血功能+血小板监测指导抗凝方案
- 动态监测:每48小时复查D-二聚体及超声
参考文献:
- 《中国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
- 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VS)《肢体静脉损伤管理指南》
- 《放射学》杂志2023年静脉损伤影像诊断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