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降温效应Other specified effects of reduced temperature

更新时间:2025-06-19 00:02:22
编码NF03.Y

关键词

索引词Other effects of reduced temperature、其他特指的降温效应、皮肤皲裂、寒冷性衰竭
缩写OTCE、OTDE
别名低温症、冷伤、寒冻反应、寒冷环境暴露后果、冻伤、寒冷损伤、冷暴露效应、寒冷相关并发症

其他特指的降温效应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明确寒冷暴露史
      • 环境温度≤10℃持续暴露≥1小时,或不当医疗冷疗(如冰袋/降温毯使用超30分钟)
    • 特征性临床表现
      • 皮肤皲裂(深度达真皮层,伴机械应力区域线状裂隙)
      • 寒冷性衰竭(体温32-35℃时寒颤+判断力下降,或<32℃时反常脱衣行为)
  2.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皮肤客观体征
      • 苍白/发绀/红斑(≥2处体表区域)
      • 局部温度较对照区低≥3℃(红外测温)
    • 循环功能障碍
      •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3秒
      • 多普勒超声显示外周血流速下降>30%
    • 神经功能异常
      • 深腱反射减弱(踝反射分级≤1+)
      • 两点辨别觉≥8mm(正常≤5mm)
  3. 阈值标准

    • 确诊:必须条件全符合 + 至少2项支持条件
    • 高度疑似:必须条件全符合 + 1项支持条件 + 影像学软组织损伤证据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体温监测] A --> C[皮肤评估] A --> D[循环功能] A --> E[神经功能] A --> F[影像学] A --> G[实验室]

B --> B1(核心体温-直肠/食管探头) B --> B2(皮温差-红外测温)

C --> C1(皮肤镜检查-皲裂深度) C --> C2(温痛觉测试)

D --> D1(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D --> D2(多普勒超声血流速) D --> D3(指甲床微循环观察)

E --> E1(神经传导速度) E --> E2(深腱反射分级) E --> E3(两点辨别觉)

F --> F1(X线-软组织钙化) F --> F2(MRI-T2加权像水肿信号)

G --> G1(全血黏度) G --> G2(电解质) G --> G3(炎症标志物)

判断逻辑

  1. 体温监测
    • 核心体温<35℃+皮温差>3℃→提示失代偿性体温调节
  2. 多普勒超声
    • 血流速下降>30%+毛细血管充盈≥3秒→诊断微循环障碍
  3. MRI
    • T2高信号水肿区+脂肪抑制序列阳性→确认软组织损伤(敏感性92%)
  4. 神经传导
    • 速度<45m/s(正常50-60m/s)→提示轴索变性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值 临床意义
全血黏度 3.5-5.0 mPa·s >5.5 mPa·s 高凝状态风险↑3倍,需抗凝治疗
血清钠 135-145 mmol/L <130 mmol/L 寒冷诱导ADH异常分泌,限制补液量<1000ml/24h
C反应蛋白(CRP) <5 mg/L >20 mg/L 组织坏死或继发感染,需抗生素覆盖
纤维蛋白原 2.0-4.0 g/L >5.0 g/L 冷诱导凝血激活,DIC风险↑,监测PT/APTT
肌酸激酶(CK) <200 U/L >500 U/L 肌肉冻伤指标,>1000U/L提示横纹肌溶解
甲状腺功能(TSH) 0.4-4.0 mIU/L >10 mIU/L 基础代谢率↓加重低温损伤,需左甲状腺素替代

处理建议

  • 血液高黏状态:立即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6h)
  • 重度低钠血症:3%高渗盐水输注(速率≤100ml/h)
  • CK>1000U/L:强制碱化尿液(碳酸氢钠静滴)+ 水化(尿量>200ml/h)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首要确认:寒冷暴露史+皮肤皲裂/衰竭症状
  2. 关键鉴别
    • vs 冻疮(NF03.0):需排除真皮网状层受累
    • vs 低温症:核心体温需>28℃(否则归入NF02)
  3. 预警指征
    • 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出现毛细血管充盈>4秒→转入ICU监护
    • MRI显示肌肉筋膜水肿→外科会诊防腔室综合征

参考文献

  1. ICD-11国际疾病分类(WHO, 2023版)NF03.Y条目
  2. 《荒野医学协会低温损伤管理指南》(2022)
  3. 《急诊低温相关损伤诊断专家共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1)
  4. Zafren K, et al. Accidental Hypothermia. N Engl J Med. 2023;388(12):1140-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