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小撕裂Minor laceration of bronchus

更新时间:2025-06-18 16:18:27
编码NB32.41

关键词

索引词Minor laceration of bronchus、支气管小撕裂、支气管小于1厘米的撕裂、支气管撕裂NOS
同义词laceration of bronchus less than 1 cm、laceration of bronchus NOS
缩写支小撕、支气管<1cm撕裂
别名细小支气管撕裂、轻微支气管撕裂、微小支气管破裂

支气管损伤(ICD-11编码:NB32.4)诊断标准与辅助检查方案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1. 支气管镜检查

    • 直接观察到支气管壁连续性中断、黏膜撕裂或软骨环断裂
    • 可明确损伤位置(主支气管/叶段支气管)及范围(挫伤/撕裂/断裂)
  2. 胸部CT三维重建

    • 显示支气管壁缺损、管腔塌陷或断裂端错位
    • 合并征象:纵隔气肿、颈胸部皮下气肿、持续性气胸

必须条件

  1. 创伤史或医源性操作史

    • 高能量胸部创伤(车祸/坠落伤)
    • 近期接受气管插管/支气管镜/胸部手术
  2. 三联征(至少具备两项):

    • 创伤后立即出现的呼吸困难(SaO₂<90%)
    • 咯血或血性痰液
    • 颈胸部进行性皮下气肿

支持条件

  1. 影像学阈值

    • X线显示纵隔气肿宽度≥2cm
    • CT发现支气管"截断征"或"坠落征"(远端支气管突然消失)
  2. 血气分析阈值

    • PaO₂/FiO₂<300 mmHg(急性呼吸功能障碍)
    • A-aDO₂梯度>50 mmHg(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

二、辅助检查决策树

[主诉:胸痛/呼吸困难/咯血]
├─ 急诊评估:
│ ├─ 生命体征监测(SpO₂、呼吸频率)
│ └─ 床旁超声(FAST评估气胸/血胸)
├─ 初步影像:
│ ├─ 胸部X线(气胸/纵隔气肿筛查)
│ └─ 胸部CT平扫(损伤定位)
├─ 确诊检查:
│ ├─ 支气管镜(金标准)
│ └─ 增强CT血管成像(排除大血管损伤)
└─ 功能评估:
├─ 动脉血气分析(氧合状态)
└─ 肺功能检查(远期随访)

判断逻辑

  1. X线检查

    • 纵隔气肿宽度>2cm或气胸量>30%时,需立即行CT检查
    • 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损伤,需结合临床持续观察
  2. CT检查

    • 层厚≤1mm的薄层扫描可发现90%以上的支气管损伤
    • "支气管壁错位征"提示完全断裂,需急诊手术
  3. 支气管镜

    • 急性期检查需在气道保护下进行(双腔气管插管)
    • 发现活动性出血或撕裂>50%管周需介入治疗

三、实验室指标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阈值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D-二聚体 >500 μg/L 提示合并肺栓塞风险 行CT肺动脉造影
白细胞计数 >15×10⁹/L 合并感染或组织坏死 广谱抗生素覆盖
纤维蛋白原 <2 g/L 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 输注冷沉淀
血清乳酸 >4 mmol/L 组织灌注不足 液体复苏+循环支持
降钙素原 >0.5 ng/mL 继发细菌感染 调整抗生素方案

四、诊疗流程要点

  1. 黄金1小时原则:创伤后60分钟内完成CT检查可降低死亡率35%
  2. 阶梯式通气策略
    • 高频喷射通气优先于传统机械通气
    • 单肺通气技术可减少支气管漏气量
  3. 手术指征
    • 支气管断裂>1/3周径
    • 持续漏气量>500 mL/24h
    • 进行性纵隔气肿或张力性气胸

参考文献

  • 《胸部创伤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2023)
  • J Trauma Acute Care Surg. 2022;93(1):e1-e9(国际创伤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