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踝或足水平的血管损伤Injury of blood vessels at ankle or foot level
编码ND16
子码范围ND16.0 - ND16.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blood vessels at ankle or foot level
缩写踝足血管伤、踝足部血管损
别名脚踝血管损伤、脚背血管受伤、足底动脉损伤、足背静脉损伤、足背动脉损伤、踝部血管损伤
位于踝或足水平的血管损伤(ND16)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急性出血:
- 开放性伤口可见活动性出血(常见于锐器切割伤,高发[70%-90%])。
- 闭合性损伤表现为局部淤青或肿胀(中等[50%-70%])。
-
疼痛与压痛:
- 损伤区域剧烈疼痛,活动时加剧(极高[90%以上])。
- 触诊时局部压痛明显(常见[80%-95%])。
-
感觉异常:
- 伴随神经损伤时出现麻木、刺痛(较少见[20%-4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循环障碍体征:
- 远端肢体苍白、皮温降低(动脉损伤特征,中等[60%-80%])。
- 发绀或静脉扩张(静脉损伤表现,中等[50%-70%])。
-
局部体征:
- 可触及搏动性肿块(提示假性动脉瘤,较少见[10%-30%])。
- 皮下血肿进行性扩大(闭合性损伤特征,中等[40%-60%])。
-
功能受限:
- 踝关节活动度下降(因疼痛或血肿压迫,常见[70%-90%])。
影像学特征
-
超声检查:
- 敏感性高(85%-95%),可显示血管壁连续性中断、血栓形成或假性动脉瘤。
-
CT血管造影(CTA):
- 血管截断征、对比剂外渗(动脉损伤特异性表现,检出率90%以上)。
-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 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清晰显示血管壁损伤及周围软组织水肿。
实验室特征
-
全血细胞计数:
- 血红蛋白下降(急性大出血时显著,发生率30%-50%)。
-
凝血功能检测:
- D-二聚体升高(血栓形成风险指标,阳性率40%-60%)。
重要说明
- 动脉损伤患者中,6小时内未处理者截肢风险增加5倍(数据来源:《创伤血管外科学》第3版)。
- 静脉损伤后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可达25%-35%(引自《中华创伤杂志》2022年血管损伤诊疗共识)。
注:发生率数据基于多中心创伤研究统计,具体表现因损伤机制(锐器/钝性)和血管类型(动脉/静脉)存在差异。医源性损伤多表现为迟发性血肿(24-72小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