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堡病,病毒未特指Unspecified Marburg disease
编码1D60.1Z
关键词
索引词Marburg disease、马尔堡病,病毒未特指、马尔堡病、MARD[马尔堡病]、绿猴病、沃维特猴病
缩写MBV、Marburg-Virus
别名马尔堡病毒病、马尔堡-病毒未特指、Marburg-Disease-Virus-Not-Specified
马尔堡病(病毒未特指)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RT-PCR核酸检测阳性:在血液、唾液、尿液或组织样本中检出马尔堡病毒特异性核酸(敏感性90%-100%)。
- 病毒分离培养阳性:在BSL-4级实验室从患者样本中分离出马尔堡病毒(金标准,但临床实用性有限)。
- 死亡病例确诊:
- 尸检组织免疫组化检测到马尔堡病毒抗原。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急性高热(≥38.5℃)伴以下至少两项:
- 出血表现(皮肤瘀点、鼻衄、呕血/便血)。
- 严重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腹痛)。
- 多器官功能障碍(肝肾功能异常、凝血障碍)。
- 流行病学史:
- 发病前21天内曾前往非洲流行区(乌干达、肯尼亚等)。
- 接触过果蝠、猴类或马尔堡病患者体液/尸体。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任一项"必须条件"。
- 高度疑似(无病原学证据时):
- 流行病学史阳性 + 典型临床表现 + 实验室支持(血小板<100×10⁹/L + ALT/AST>3倍上限)。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血常规+凝血功能] A --> C[生化检查] B --> D[血小板<100×10⁹/L?] C --> E[ALT/AST升高?] D & E --> F[阳性 → 启动病原学检测] F --> G[RT-PCR] F --> H[抗原ELISA] F --> I[抗体检测] G --> J[确诊] H --> J[确诊] I --> K[恢复期血清4倍升高] A --> L[影像学评估] L --> M[胸部X线 → 排除肺炎] L --> N[腹部超声 → 评估肝脾/腹水] -
判断逻辑:
- 血常规:
- 血小板减少(<100×10⁹/L)→ 预示出血风险,需紧急干预。
- 白细胞早期减少→ 病毒血症标志;后期升高→ 警惕继发感染。
- 凝血功能:
- PT/APTT延长 + 纤维蛋白原降低 → 提示DIC,需补充凝血因子。
- 影像学:
- 腹部超声显示肝脾肿大 → 支持病毒性肝炎样损伤。
- 胸部X线正常 → 排除细菌性肺炎(关键鉴别点)。
- 病原学检测优先级:
- RT-PCR为一线确诊手段(3-10天阳性率最高)。
- 抗体检测仅用于恢复期回顾诊断(发病5-7天后)。
- 血常规: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
血小板 | <100×10⁹/L | 出血风险↑,微血管损伤标志 | 输血小板;避免侵入性操作 |
ALT/AST | >120 U/L (>3倍上限) | 肝细胞坏死,病毒直接损伤 | 保肝治疗;监测肝衰竭 |
肌酐 | >177 μmol/L | 急性肾损伤,低血压或病毒直接效应 | 容量复苏;肾脏替代治疗准备 |
PT/APTT | PT>15s 或 APTT>40s | DIC早期表现 | 输新鲜冰冻血浆;抗凝治疗禁忌 |
纤维蛋白原 | <1.5 g/L | 凝血因子消耗 | 冷沉淀输注 |
尿蛋白 | >150 mg/24h | 肾小球滤过屏障破坏 | 监测尿量及肾功能 |
RT-PCR | 阳性 | 确诊感染;病毒载量与病死率正相关 | 立即隔离;启动支持治疗 |
IgM抗体 | 阳性(发病5-7天后) | 近期感染证据;恢复期诊断价值 | 结合PCR结果解读 |
四、总结
- 诊断核心:病原学检测(RT-PCR)为基石,结合典型出血热表现及流行病学史。
- 检查策略:初筛以血小板/肝酶异常为预警,影像学排除并发症,病原学确诊需在BSL-3/4实验室完成。
- 关键警示:
- 血小板<50×10⁹/L + ALT>200 U/L → 预示重症,病死率>80%。
- 发病72小时内RT-PCR阴性不能排除感染,需重复检测。
参考文献:
- WHO. Marburg virus disease - Fact Sheet (2023)
- Feldmann H, et al. Marburg virus disease: a summary for clinicians. Int J Infect Dis. 2020;99:233-242.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病毒性出血热防控技术指南》 (2022)
- 疾病监测. 马尔堡病毒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管理 2022;37(6):83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