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乳房疾患Other specified Disorders of breast
编码GB2Y
关键词
索引词Disorders of breast、其他特指的乳房疾患
别名其他特指乳腺疾患、其他特定乳房疾患、其他特殊乳房疾病
其他特指的乳房疾患(GB2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空心针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学分析,确认特征性病理改变(如脂肪坏死灶、错构瘤的三元组织构成)。
- 影像-病理一致性验证:影像学特征(如MRI脂肪抑制序列显示脂肪信号)与病理结果相互印证。
-
必须条件:
- 排除性诊断:通过全面检查排除乳腺癌(BI-RADS 4类及以上病变)、急性乳腺炎(WBC>10×10⁹/L伴发热)等明确分类疾病。
- 特征性临床表现:至少符合以下2项:
✓ 无痛性质硬结节(触诊硬度≥3级,参照乳腺触诊硬度分级)
✓ 单导管自发性溢液(非挤压性,持续>3个月)
✓ 后天性乳头退缩(牵拉试验阳性)
-
支持条件:
- 影像学特征(需符合≥1项):
✓ 超声显示"卵石样"强回声(脂肪坏死特异性表现)
✓ MRI脂肪抑制序列显示脂肪信号保留(错构瘤特征)
✓ 乳腺X线摄影局灶性不对称影(BI-RADS 3类) - 实验室指标(非必需但支持诊断):
✓ 血清催乳素<30ng/mL(排除高催乳素血症相关溢液)
✓ CRP<5mg/L(排除急性炎症过程)
- 影像学特征(需符合≥1项):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主诉评估]
├─[体格检查]
│ ├─乳房触诊(肿块特征记录)
│ └─乳头牵拉试验
├─[影像学检查]
│ ├─乳腺超声(BI-RADS分类)
│ ├─乳腺X线摄影(CC+MLO位)
│ └─乳腺MRI(含DWI序列)
└─[病理学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
└─空心针穿刺活检(CNB)
- 判断逻辑:
- 超声检查:
- 卵石样回声(脂肪坏死):需与恶性肿瘤的"毛刺征"鉴别,后者伴后方声影衰减
- 复合回声肿块(错构瘤):需行弹性成像评估,应变率比值<3.0支持良性诊断
- MRI诊断:
- 脂肪信号保留:脂肪抑制序列中病灶信号与皮下脂肪同步衰减,提示脂肪成分
- 动态增强曲线:Ⅰ型(渐进型)强化提示良性,需与Ⅲ型(廓清型)恶性强化模式鉴别
- 病理学阶梯诊断:
- 细针穿刺发现泡沫细胞和钙皂沉积→提示脂肪坏死
- 活检见腺体/脂肪/纤维组织异常比例→符合错构瘤诊断
- 超声检查: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
激素检测:
- 催乳素(PRL):
- 正常范围:<25ng/mL(女性非孕期)
-
30ng/mL需排除垂体腺瘤,提示溢液可能为内分泌源性
- 雌二醇(E2):
- 卵泡期正常值:20-150pg/mL
- 异常升高可能诱发导管上皮增生,需结合乳腺密度评估
- 催乳素(PRL):
-
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
- 正常:<5mg/L
- 5-10mg/L提示亚临床炎症,需排除导管周围乳腺炎
- 白细胞计数(WBC):
- 正常:4-10×10⁹/L
-
10×10⁹/L需重新评估感染可能性
- C反应蛋白(CRP):
-
细胞学检查:
- 泡沫细胞比例:
-
30%提示脂肪坏死进程
- <10%需警惕肿瘤性病变
-
- 红细胞计数:
- 乳头溢液红细胞>10/HPF提示血管损伤,需行导管镜检查
- 泡沫细胞比例:
四、鉴别诊断要点
-
与乳腺癌鉴别:
- 影像学:BI-RADS≥4类、微钙化灶、毛刺征
- 病理学:存在异型细胞、ER/PR/HER2免疫组化阳性
- 实验室:CA15-3>30U/mL
-
与导管内乳头状瘤鉴别:
- 导管造影:显示导管内充盈缺损
- 细胞学:检出乳头状结构细胞团
- 基因检测:存在PIK3CA突变
参考文献:
《WHO乳腺肿瘤分类(第5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NCCN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Guidelines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