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暴露于未特指的热机制进行加害Unspecified Assault by exposure to thermal mechanism

更新时间:2025-06-18 20:02:07
编码PE7Z

关键词

索引词Assault by exposure to thermal mechanism、通过暴露于未特指的热机制进行加害
别名未特指热机制加害、不明热源伤害、未知热源攻击、不明热源加害、未特指热源伤害、未特指热源攻击

通过暴露于未特指的热机制进行加害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明确加害史
      • 患者自述或目击者证实受热源故意伤害(如火焰、高温物体直接接触)。
      • 损伤模式符合人为施加热源的典型特征(如边界清晰的接触性烧伤、特定身体部位定向损伤)。
    • 典型烧伤体征
      • 皮肤损伤符合热损伤病理特征(红斑、水疱、焦痂),且排除其他致伤机制(化学烧伤、电击伤)。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法医学依据)

    • 法医学证据
      • 烧伤形态与加害工具(如烙铁、沸水容器)的物理特性相符。
      • 损伤分布与施暴者控制体位(如捆绑痕迹)相关。
    • 实验室支持
      • 血液检查显示炎症标志物升高(CRP >50 mg/L,白细胞>12×10⁹/L)。
      • 创面细菌培养排除原发性感染(48小时内阴性)。
  3. 阈值标准

    • 确诊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必须条件中的加害史(可信来源证实)。
      • 典型烧伤体征与热损伤病理一致。
    • 高度疑似(无法获取加害史时):
      • 烧伤形态符合人为施加热源特征(如对称性手掌/足底灼伤)。
      • 影像学显示深层组织损伤与接触时间矛盾(提示强制接触)。

二、辅助检查

  1. 损伤评估体系
    mermaid graph TD A[热损伤评估] --> B[体表检查] A --> C[深度评估] A --> D[系统评估] B --> B1(烧伤面积-BSA%) B --> B2(烧伤深度分级) C --> C1(超声组织弹性成像) C --> C2(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 D --> D1(血气分析) D --> D2(胸部CT-吸入性损伤) D --> D3(心电监测-心律失常)

  2. 判断逻辑

    • 烧伤面积(BSA%)
      • Wallace九分法评估总体表面积,>20%需立即液体复苏。
    • 深度分级
      • 浅Ⅱ度:水疱+基底湿润+剧痛 → 保守治疗
      • 深Ⅱ度及以上:苍白/焦痂+痛觉迟钝 → 手术清创
    • 超声弹性成像
      • 真皮层硬度>2.5m/s提示深Ⅱ度损伤(敏感度92%)。
    • 血气分析
      • PaO₂/FiO₂<300提示吸入性损伤,需支气管镜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范围 异常意义
全血细胞计数 WBC 4-10×10⁹/L >12×10⁹/L提示应激反应或早期感染;<4×10⁹/L警惕脓毒症
血清钠 135-145 mmol/L <130 mmol/L提示大量体液丢失;>150 mmol/L警惕高渗性脱水
肌酸激酶 男38-174 U/L;女26-140 U/L >500 U/L提示横纹肌溶解(深度烧伤伴肌肉坏死)
降钙素原 <0.1 ng/mL >0.5 ng/mL提示细菌感染风险,需预防性抗生素
尿肌红蛋白 阴性 阳性提示肌肉热损伤,需碱化尿液防治急性肾损伤

四、诊断流程图

mermaid graph TD Start[疑似热暴力损伤] --> History{加害史确认} History -- 明确 --> Exam(烧伤体征检查) History -- 不明确 --> Forensic(法医形态学分析) Exam --> Depth[深度评估] Depth -- 深Ⅱ度以上 --> Image[超声/CT检查] Image --> Systemic[系统评估] Systemic --> Diagnose[确诊并分级] Forensic --> Pattern{损伤模式符合人为特征?} Pattern -- 是 --> Lab[实验室支持] Lab --> Confirm[高度疑似诊断]


五、总结

  • 诊断核心:结合可信的加害史与典型热损伤体征,排除意外烧伤可能。
  • 检查重点
    • 早期通过超声弹性成像准确判断烧伤深度。
    • 系统性评估需涵盖呼吸循环功能(尤其注意迟发性喉头水肿)。
  • 实验室预警
    • 肌酸激酶>1000 U/L提示需紧急血液净化。
    • 降钙素原动态监测指导抗感染治疗时机。

参考文献

  1. ICD-11损伤分类指南(WHO, 2023)
  2. 《烧伤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3. National Burn Care Standard(UK NHS, 2022)
  4. 法医学暴力致伤鉴定技术规范(SF/Z JD010300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