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其他特指的方式意外威胁到呼吸Other specified Unintentional threat to breathing
编码PB0Y
关键词
索引词Unintentional threat to breathing、通过其他特指的方式意外威胁到呼吸
缩写OTWATR
别名意外性呼吸受阻、意外呼吸道威胁、非传统因素导致的呼吸急症
通过其他特指的方式意外威胁到呼吸(ICD-11: PB0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事件史明确性:经专业医疗人员核实的"其他特指方式"暴露史(如工业粉尘吸入、特殊医疗操作事故等),且排除常见窒息原因(异物吸入、绞窄等)。
- 急性呼吸功能不全证据:
- 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PaO₂ <60mmHg)伴/不伴高碳酸血症(PaCO₂ >50mmHg)。
- 纤维支气管镜证实气道机械性阻塞或功能性痉挛。
-
必须条件(临床确诊核心):
- 突发性呼吸困难:暴露后10分钟内出现的呼吸急促(>30次/分)、三凹征或辅助呼吸肌使用。
- 客观事件关联:明确记录暴露事件与症状发生的时序关系(暴露后≤1小时发病)。
- 排除其他病因:经影像学/内镜排除肺炎、哮喘急性发作、心源性呼吸困难等。
-
支持条件(增强诊断可信度):
- 典型体征组合:同时存在以下≥2项:
-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₂)≤90%(静息状态)
- 喉部喘鸣音或异常呼吸音(如哮鸣音)
- 皮肤黏膜发绀(尤其口唇/甲床)
- 环境证据:
- 工作场所检测报告证实有害物质超标(如化学烟雾浓度>安全阈值)
- 医疗操作记录显示技术失误(如气管插管位移)
- 典型体征组合:同时存在以下≥2项: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1(生命体征监测)
A --> B2(脉搏血氧饱和度)
A --> B3(肺部听诊)
B1 --> C1(呼吸频率>30次/分 → 紧急干预)
B2 --> C2(SpO₂<92% → 氧疗)
B3 --> C3(异常呼吸音 → 影像学检查)
B[二级评估] --> D1(胸部X线/CT) B --> D2(动脉血气分析) D1 --> E1(肺不张/气胸 → 引流) D2 --> E2(PaO₂<60mmHg → 呼吸支持)
C[病因诊断] --> F1(纤维支气管镜) C --> F2(喉镜) F1 --> G1(机械性阻塞 → 异物取出) F2 --> G2(喉痉挛 → 解痉治疗)
判断逻辑
-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₂):
- <92%:提示严重低氧,需立即高流量氧疗(≥15L/min)
- 动态监测:氧疗后SpO₂仍不升→需机械通气
-
动脉血气分析:
- PaO₂/FiO₂ ≤300: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需PEEP通气
- PaCO₂ >45mmHg + pH<7.35:提示通气衰竭,需调整呼吸机参数
-
纤维支气管镜:
- 直接征象:
- 粉尘沉积→支气管肺泡灌洗(BAL)送检
- 黏膜水肿→局部给予肾上腺素
- 间接征象:
- 分泌物增多但无异物→支持化学性刺激
- 直接征象: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阈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
动脉血氧分压 | PaO₂ <80 mmHg | 组织氧供不足→多器官损伤风险 | 立即氧疗,目标SpO₂≥94% |
动脉血二氧化碳 | PaCO₂ >45 mmHg | 肺泡通气不足→CO₂潴留→意识障碍 | 调整通气模式,增加分钟通气量 |
血乳酸 | >2.0 mmol/L | 组织低灌注→无氧代谢增强 | 扩容+改善氧输送 |
D-二聚体 | >500 μg/L | 需排除肺栓塞(尤其有胸痛/咯血时) | 紧急CT肺动脉造影 |
白细胞计数 | >12×10⁹/L | 应激反应或继发感染 | 加用广谱抗生素(若CRP同步升高) |
血清肌钙蛋白 | >0.1 ng/mL | 心肌损伤(缺氧或毒性物质直接损害) | 心电监护+心肌保护治疗 |
四、诊断流程关键点
- 时间窗控制:
- 黄金救治期为症状出现后30分钟内,延迟处理可致脑损伤。
- 病因特异性处理:
- 化学烟雾暴露:立即脱离污染源+支气管扩张剂
- 医疗操作事故:复位器械+糖皮质激素抗水肿
- 多系统监测:
- 每15分钟评估GCS评分(防缺氧性脑病)
- 每1小时监测尿量(防急性肾损伤)
参考文献:
- WHO《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伤害章节
- 《罗森急诊医学》(第9版)急性呼吸困难处理流程
- ATS/ERS《急性呼吸衰竭管理联合指南》(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