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暴露于可控火焰下进行加害Assault by exposure to controlled fire
编码PE71
关键词
索引词Assault by exposure to controlled fire、被暴露于可控火焰下进行加害、在房屋或建筑物内被暴露于可控火焰下进行加害、非在房屋或建筑物内被暴露于可控火焰下进行加害
缩写可控火焰加害
别名故意用火伤害、使用打火机或蜡烛等火源伤害他人、人为控制火焰造成的伤害
被暴露于可控火焰下进行加害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史与临床表现:
- 有明确的被他人使用火焰攻击的历史。
- 出现烧伤相关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如皮肤红斑、水疱、焦痂等。
- 法医鉴定:
- 法医或专业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确认伤害是由人为控制火焰引起的。
- 病史与临床表现:
-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局部烧伤特征:
- 疼痛、红斑、水疱、焦痂等不同程度的烧伤表现。
- 全身症状:
- 大面积烧伤患者可能出现休克、高代谢状态、电解质紊乱、感染等全身性并发症。
- 吸入性损伤:
- 咳嗽、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咳血、发绀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 心理社会因素:
- 患者可能表现出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心理问题。
- 局部烧伤特征: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明确法医鉴定,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有明确的被火焰攻击的历史。
- 典型的烧伤临床表现和体征。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胸部X光片:
- 异常意义:检查是否有吸入性损伤,如气管支气管炎、肺水肿等。
- CT扫描:
- 异常意义:评估深层组织损伤情况,如肌肉、骨骼等,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合并伤。
- 胸部X光片:
-
临床鉴别检查:
- 皮肤活检:
- 判断逻辑:通过病理学检查确定烧伤深度和范围,指导治疗方案。
- 关节功能评估:
- 判断逻辑:评估关节活动度,排除因烧伤导致的关节僵硬或功能障碍。
- 皮肤活检:
-
流行病学调查:
- 暴露史追溯:
- 判断逻辑:明确可疑的火焰攻击历史,增强诊断指向性。
- 暴露史追溯: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液检查:
- 白细胞计数升高:
- 异常意义:提示炎症反应或感染。
- 电解质紊乱:
- 异常意义: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提示体内电解质失衡,常见于大面积烧伤。
- C反应蛋白(CRP)显著升高:
- 异常意义:提示细菌性感染或严重炎症反应。
- 血沉(ESR)升高:
- 异常意义:非特异性炎症活动标志,需结合其他指标。
- 白细胞计数升高:
-
尿液检查:
- 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 异常意义:提示肾功能受损,常见于严重烧伤后的急性肾损伤。
- 尿常规异常:
- 异常意义:可能存在泌尿系统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 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
血气分析:
- 氧分压(PaO2)降低:
- 异常意义:提示呼吸功能受损,常见于吸入性损伤。
- 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
- 异常意义:提示通气不足,常见于呼吸衰竭。
- 氧分压(PaO2)降低:
-
心电图(ECG):
- 心律失常:
- 异常意义:提示心脏功能受损,常见于大面积烧伤后的电解质紊乱或心脏毒性。
- 心律失常: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明确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法医鉴定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评估吸入性损伤和深层组织损伤)和临床评估(皮肤活检、关节功能评估)为主,避免依赖单一实验室指标。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烧伤程度和并发症的相关结果(如白细胞计数、电解质紊乱、血气分析等)。
权威依据:《烧伤急救指南》、《法医学鉴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