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蝙蝠毒液Vampire bat venom
编码XM6NB8
核心定义
详细定义
吸血蝙蝠毒液是吸血蝙蝠(如三齿蝙蝠 Desmodus rotundus)唾液中分泌的生物毒素,主要成分包括抗凝血酶(如德雷血凝酶 Draculin)和促血管舒张物质。其功能是帮助蝙蝠在吸食血液时防止宿主凝血,确保持续出血。
常见用途
- 科学研究:毒液中的抗凝血成分被研究用于开发抗血栓药物。
- 传统医学:部分地区曾尝试用其治疗血液循环问题(但缺乏科学验证)。
健康危害
- 抗凝血作用:毒液可能导致伤口持续出血,难以止血。
- 感染风险:吸血蝙蝠可能携带狂犬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咬伤后感染风险极高。
- 过敏反应:部分人可能出现局部肿胀、瘙痒,严重时引发过敏性休克。
注意事项
- 避免接触:直接接触毒液或被咬后,需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
- 医疗干预:被咬后必须尽快就医,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 专业处理:不建议自行使用毒液,其安全性未获医学验证。
- 防护措施:在吸血蝙蝠栖息地(如中美洲、南美洲)需穿戴防护衣物。
参考文献
- Greenhall, A. M. (1961). Bats in Folklore and Medicine. University of Miami Press.
- Fermanian, T. (1985). Anticoagulant activity of draculin, a plasminogen activator from the salivary glands of the vampire bat Desmodus rotundus. Thrombosis Research, 37(6), 613-619.
- CDC (2020). Rabies Transmission.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gov/rab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