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中耳息肉Unspecified Polyp of middle ear

更新时间:2025-06-18 15:24:05
编码AB1A.Z

关键词

索引词Polyp of middle ear、未特指的中耳息肉、中耳息肉、耳息肉
别名中耳息肉-未特指

(AB1A.Z)未特指的中耳息肉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渐进性听力下降

    • 因息肉占据中耳腔或干扰听骨链传导功能,表现为传导性听力损失(常见,70%-90%)[1]。
    • 部分患者可合并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较少见,10%-20%)[1]。
  2. 耳闷胀感或堵塞感

    • 因息肉体积增大或分泌物积聚导致中耳压力改变(高,80%-90%)[3]。
  3. 耳漏(耳分泌物)

    • 稀薄或脓性分泌物,多见于合并细菌感染时(常见,60%-80%)[3]。

非典型症状

  1. 耳痛
    • 钝痛或间歇性刺痛,多与急性感染或息肉压迫相关(低,10%-30%)[1]。
  2. 耳鸣
    • 低频嗡嗡声,与中耳压力异常或炎症相关(较少见,20%-40%)[3]。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耳镜检查发现

    • 鼓膜穿孔伴息肉脱出:灰白色或淡红色半透明肿物经穿孔处突入外耳道(高,70%-90%)[1][3]。
    • 鼓膜内陷或充血:慢性炎症导致鼓膜标志模糊(常见,50%-70%)[3]。
  2. 中耳分泌物

    • 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积聚(合并感染时常见,60%-80%)[3]。

非典型体征

  1. 听骨链破坏
    • 长期息肉压迫或炎症导致听骨腐蚀(较少见,10%-20%)[3]。
  2. 周围结构侵犯
    • 息肉延伸至乳突或面神经管(罕见,<5%)[3]。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病原学检测

    • 细菌培养(如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合并感染时高,50%-70%)[1]。
  2. 影像学表现

    • CT扫描
      • 中耳软组织影伴听骨链破坏(高,80%-90%)[1]。
      • 乳突气房密度增高(合并乳突炎时常见,60%-80%)[3]。

  • 临床表现与息肉大小、位置及是否合并感染密切相关。
  • 儿童患者更易因咽鼓管功能不全加重中耳负压,加速息肉形成(文献支持率:70%-85%)[3]。
  • 未经治疗者可进展为胆脂瘤或永久性听力损伤(风险率:20%-30%)[1]。

参考文献

  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 《临床耳鼻喉科杂志》
  3. 《现代耳鼻喉科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