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口或面颈部囊肿Unspecified Cysts of oral or facial-neck region
编码DA05.Z
关键词
索引词Cysts of oral or facial-neck region、未特指的口或面颈部囊肿、口或面颈部囊肿、口腔软组织囊肿NOS、口区囊肿NEC
缩写未特指口面颈部囊肿、未特指口腔囊肿
别名未定性口腔囊肿、未定义口内囊肿、不明原因口腔囊肿、不特定口周囊肿、非特指颌面囊肿、Cysts-of-oral-or-facial-neck-region-NOS、Cyst-of-oral-soft-tissue-NOS
未特指的口或面颈部囊肿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手术切除或活检标本的组织学检查显示囊壁具有完整上皮衬里(如鳞状上皮、柱状上皮等),囊腔内含液体/半固体内容物。
- 排除其他特定类型囊肿(如鳃裂囊肿、甲状舌管囊肿等)。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无痛性、边界清晰的肿块(质地柔软至中等硬度),生长缓慢(病程≥3个月)。
- 压迫症状:影响咀嚼、吞咽或言语功能(如舌下区囊肿)。
- 感染体征:局部红肿热痛(如并发感染)。
- 影像学特征:
- 超声/CT/MRI显示边界清晰的囊性占位,无侵袭性生长征象。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无病理证据,需同时满足:
- 典型临床表现(肿块+压迫/功能障碍)。
- 两种影像学检查一致提示囊性病变(如超声+CT)。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
A --> C[穿刺抽吸]
A --> D[病理学]
B --> B1[超声]
B --> B2[CT]
B --> B3[MRI]
C --> C1[囊液分析]
D --> D1[组织活检]
判断逻辑:
-
超声检查:
- 解读:无回声/低回声区伴后方回声增强 → 囊性病变。
- 关联:若边界不清/内部血流信号 → 需排除恶性肿瘤。
-
CT/MRI:
- 解读:
- CT:均匀低密度灶(0-20 HU),无强化。
- MRI:T1低信号、T2高信号,DWI无扩散受限。
- 关联:若囊壁厚薄不均/周围浸润 → 提示感染或肿瘤性病变。
- 解读:
-
穿刺抽吸:
- 解读:
- 浆液性液体 → 单纯性囊肿(如表皮样囊肿)。
- 粘稠粘液 → 唾液腺源性囊肿。
- 脓性液体 → 感染性囊肿。
- 关联:细胞学发现上皮细胞 → 支持囊肿诊断。
- 解读:
-
病理学检查:
- 解读:上皮衬里+纤维囊壁 → 确诊囊肿性质。
- 关联:若发现异型细胞 → 需排除囊性癌变。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穿刺液分析:
- 浆液性液体:
- 意义:提示单纯性囊肿(如发育性囊肿),无需紧急干预。
- 处理:择期手术切除。
- 粘液性液体:
- 意义:唾液腺导管阻塞(如黏液腺囊肿),易复发。
- 处理:需彻底切除受累腺体。
- 脓性液体:
- 意义:继发感染(常见于牙源性囊肿)。
- 处理:抗生素+引流后二期手术。
- 浆液性液体:
-
感染指标(仅用于感染病例):
- 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⁹/L):
- 意义:提示急性感染。
- 处理: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 C反应蛋白升高(>50 mg/L):
- 意义:反映炎症严重程度。
- 处理:监测水平指导抗生素疗程。
- 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⁹/L):
-
细胞学检查:
- 发现胆固醇结晶:
- 意义:提示牙源性角化囊肿(复发风险高)。
- 处理:扩大切除+长期随访。
- 无异型细胞:
- 意义:良性囊肿的佐证。
- 处理:常规手术即可。
- 发现胆固醇结晶:
四、总结
- 确诊核心:组织病理学(上皮衬里+囊壁结构)为金标准。
- 辅助检查逻辑:
- 影像学(超声/CT/MRI)定位定性 → 穿刺抽吸初步分类 → 病理学最终确诊。
- 实验室重点:
- 穿刺液性质决定治疗策略(单纯切除/抗感染/腺体处理)。
- 感染指标仅用于合并感染的病例。
参考文献:
- WHO《国际疾病分类(ICD-11)》头颈部病变章节
- 《口腔颌面病理学》( Neville等,第5版)
- AAOMS(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临床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