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7号染色体缺失Unspecified Deletions of chromosome 7
编码LD44.7Z
关键词
索引词Deletions of chromosome 7、未特指的7号染色体缺失、7号染色体缺失、7号染色体部分单体
缩写7号染色体缺失-NOS
别名未特指7号染色体缺失、7号染色体未特指缺失、未特指7-染色体缺失、7-染色体未特指缺失
未特指的7号染色体缺失 (LD44.7Z)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检测到7号染色体非整倍性缺失(≥5 Mb),且缺失区段未涉及已知综合征相关区域(如威廉综合征的7q11.23)。
- 荧光原位杂交(FISH):使用7号染色体特异性探针(如D7S486)确认缺失区域。
-
必须条件
- 遗传学证据:通过CMA或FISH证实存在7号染色体缺失(需排除其他已知综合征)。
- 临床表现:至少符合以下两项:
- 发育迟缓(运动/语言/认知任一领域滞后≥2个标准差)。
- 生长指标异常(身高/体重/头围≤-2SD)。
- 先天性畸形(心脏/泌尿/骨骼系统任一结构异常)。
-
支持条件
- 影像学证据:头颅MRI显示脑结构异常(如小头畸形、脑室扩大)。
- 家族史阴性:父母染色体核型正常,排除家族遗传性缺失。
- 血清标志物:无特异性,但生长激素/IGF-1水平可能低于同龄参考值。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同时满足“金标准”和“必须条件”。
- 若仅满足“必须条件”中的临床表现,需补充全外显子测序(WES)排除单基因病。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 遗传学检查
├─ 染色体核型分析(分辨率5-10 Mb)
├─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分辨率50-100 Kb) - 影像学检查
├─ 头颅MRI(评估脑结构)
├─ 心脏超声(筛查先天性心脏病)
└─ 骨骼X线(检测骨骼畸形) - 功能评估
├─ 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III)
└─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V)
判断逻辑
- 核型分析:初筛手段,仅能检测>5 Mb缺失,阴性结果需升级至CMA。
- CMA:作为一线检测,可明确缺失范围,需与DECIPHER数据库比对排除良性变异。
- 头颅MRI:发现小头畸形时需与Smith-Lemli-Opitz综合征鉴别(后者伴胆固醇代谢异常)。
- 发育评估:BSID-III评分<70分时提示需早期干预。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测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
CMA结果 | 无拷贝数变异(CNV) | 检测到7号染色体缺失片段≥500 Kb时具有诊断意义,需结合表型判断致病性 |
FISH(D7S486) | 双信号(7号染色体双拷贝) | 单信号提示缺失,需排除实验误差(假阳性率<1%) |
血清IGF-1 | 年龄匹配百分位数≥10th | ≤3rd百分位提示生长激素轴异常,需评估垂体功能 |
EEG | 无痫样放电 | 局灶性棘慢波提示癫痫风险,需启动抗癫痫药物评估 |
心脏超声 | 无结构异常 | 发现VSD/ASD时需心外科会诊,合并喂养困难者警惕肺动脉高压 |
四、总结
- 诊断核心:CMA是确诊基石,需结合DECIPHER/ClinVar数据库进行临床相关性分析。
- 鉴别重点:需排除威廉综合征(7q11.23缺失)、MECP2重复综合征(部分表型重叠)。
- 管理原则:多学科团队(遗传科、神经科、康复科)协作,重点监测神经发育和器官功能。
权威参考文献:
- 《美国医学遗传学会(ACMG)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临床应用指南》(2022版)
- DECIPHER数据库(https://decipher.sanger.ac.uk)
- 《中国儿童遗传性疾病诊断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