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3号染色体缺失Unspecified Deletions of chromosome 3
编码LD44.3Z
关键词
索引词Deletions of chromosome 3、未特指的3号染色体缺失、3号染色体缺失、3号染色体部分单体
缩写LD44-3Z
别名Chromosome-3-Partial-Monosomy
未特指的3号染色体缺失(LD44.3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遗传学检测阳性:
- 染色体核型分析(G显带技术)明确显示3号染色体部分单体性(缺失片段长度≥5 Mb)。
- 基因组杂交技术(GH)或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确认3号染色体存在连续基因缺失,且未涉及已知综合征特异性断裂点(如3p25-p26或3q29区域)。
- 遗传学检测阳性: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核心临床表现(需满足至少两项):
- 发育迟缓(语言/运动能力落后同龄≥2个标准差)。
- 颅面畸形三联征(眼距过宽、低鼻梁、小下颌)。
- 先天性心脏病(经超声证实)。
- 次要表现(至少一项):
- 生长受限(身高/体重<第3百分位)。
- 脑部MRI显示白质发育异常。
- 核心临床表现(需满足至少两项):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遗传学检测不明确,需同时满足:
- 两项核心临床表现 + 一项次要表现。
- 排除其他已知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如22q11.2缺失综合征)。
二、辅助检查
-
遗传学检查树:
├── 初筛检查
│ ├── 染色体核型分析(分辨率≥550条带)
│ └── FISH(针对常见缺失区域探针)
├── 确诊检查
│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首选SNP array)
│ └── 全基因组测序(WGS,用于复杂重排)
└── 家系验证
├── 父母核型分析(排除平衡易位)
└── 定量PCR(验证缺失片段遗传来源) -
判断逻辑:
- 核型分析:分辨率不足时可能漏诊微小缺失,阴性结果需升级检测。
- CMA:可检测≥100kb的拷贝数变异,检出率>99%,需注意临床意义未明变异(VOUS)的鉴别。
- WGS:适用于核型/CMA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的病例,可识别复杂结构变异。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遗传学检测:
- CMA显示3号染色体缺失:
- 缺失片段>5 Mb:高度提示致病性(ACMG分类:Pathogenic)。
- 片段含OMIM致病基因(如SOX2、COL7A1):需评估基因剂量效应。
- CMA显示3号染色体缺失:
-
神经影像学:
- 脑白质发育延迟:提示神经迁移障碍,需定期监测认知发育。
- 胼胝体变薄:与语言/运动功能障碍程度正相关(r=0.62,p<0.01)。
-
心脏超声:
- 室间隔缺损≥4mm:需心外科会诊评估手术时机。
- 肺动脉高压(TR流速>3.4m/s):提示需紧急干预。
-
生长指标:
- 身高<-2SD持续6个月:建议生长激素激发试验(IGF-1<100ng/ml提示缺陷)。
四、总结
- 诊断核心:CMA是确诊金标准,需结合临床表型排除其他综合征。
- 辅助检查:建议三级递进策略(核型→CMA→WGS),家系验证可明确新生/遗传性缺失。
- 异常结果解读:重点关注缺失片段大小、包含基因功能及多系统累及证据。
参考文献:
- 《儿科遗传综合征诊疗指南》(第5版)
- OMIM数据库:#613792(Chromosome 3q29 Deletion Syndrome)
- ACMG技术标准(2022):拷贝数变异临床解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