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无脑畸形Unspecified Anencephaly

更新时间:2025-06-18 18:49:44
编码LA00.0Z

关键词

索引词Anencephaly、未特指的无脑畸形、无脑畸形、无脑畸胎、无脑儿、脑缺如、脑不发育、先天性脑缺如、不完全性无脑畸形、先天性大脑缺如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偏头痛 [possible translation]、先天性大脑缺如、先天性偏头痛
别名无脑症、无脑婴儿、先天性无脑畸形、无头畸形、先天性无脑儿、无颅畸形、无大脑畸形

未特指的无脑畸形(LA00.0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产前影像学证据
      • 超声或MRI显示胎儿颅骨穹窿部分或完全缺失(额骨、顶骨缺失),伴脑组织严重发育不全(仅残存脑干及基底核结构)。
      • 胎儿头围低于同孕周第3百分位(需校正孕周后评估)。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母体依据)

    • 母体血清学异常
      • 妊娠16-18周母体血清甲胎蛋白(AFP)≥2.5 MoM(需排除多胎妊娠、胎儿死亡等其他原因)。
    • 高危因素暴露
      • 孕早期叶酸摄入不足(<400 μg/d)、糖尿病未控制(HbA1c≥6.5%)、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使用史。
    • 遗传学证据
      • MTHFR基因C677T纯合突变或其他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产前影像学证据不明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母体AFP≥3.0 MoM + 羊水乙酰胆碱酯酶阳性。
      • 胎儿染色体核型正常(排除13/18/21三体等染色体异常)。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 产前超声(层次结构)
      • 一级筛查:妊娠11-14周NT超声评估颅骨完整性。
      • 二级确诊:妊娠18-22周详细颅脑结构扫描(重点观察颅骨穹窿、脑组织残留)。
    • 胎儿MRI
      • 判断逻辑:超声可疑病例需行MRI,通过T2加权像确认脑干/基底核残留,排除严重脑膨出。
  2. 实验室检查

    • 母体血清三联筛查(AFP+hCG+uE3):
      • 异常意义:AFP单项升高>2.5 MoM时,神经管缺陷风险增加100倍。
    • 羊膜腔穿刺
      • 检测项目:AFP + 乙酰胆碱酯酶电泳,阳性结果特异性>99%。
  3. 遗传学检查

    • MTHFR基因检测
      • 判断逻辑:C677T纯合突变者叶酸代谢能力下降70%,需结合母体叶酸水平评估。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甲胎蛋白(AFP)

    • 正常范围:妊娠16周母血0.7-2.4 MoM。
    • 异常意义
      • ≥2.5 MoM:提示开放性神经管缺陷(敏感性70%-85%)。
      • ≥3.0 MoM:需立即进行羊水乙酰胆碱酯酶检测。
  2. 红细胞叶酸

    • 临界值:<906 nmol/L(400 ng/mL)。
    • 异常意义:低于阈值者神经管缺陷风险增加2-3倍。
  3. 羊水乙酰胆碱酯酶

    • 定性检测:阳性结果可确诊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特异性>99%)。
  4. 染色体核型分析

    • 异常意义:排除13/18/21三体等合并颅骨缺损的染色体病(约占无脑畸形病例5%)。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产前影像学(超声/MRI)显示特征性颅脑畸形。
  • 实验室筛查以母体AFP为核心指标,结合羊水检测提高特异性。
  • 辅助检查需分层实施:超声初筛→MRI确诊→实验室验证→遗传学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1. WHO《先天性畸形诊断与管理指南》(2023)
  2. 《妇产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 NEJM《神经管缺陷的产前筛查策略》(2022; 386: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