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多倍体Other specified Polyploidies
编码LD42.Y
关键词
索引词Polyploidies、其他特指的多倍体
别名Other-Specified-Polyploid、Specific-Polyploid
其他特指的多倍体(LD42.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染色体核型分析阳性:
- 通过羊水穿刺、绒毛取样或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证实存在非整倍性染色体组增加(如69,XXY或92,XXXX等非典型多倍体核型)。
- 分子遗传学确认:
- 全基因组测序(WGS)或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检测到染色体组剂量失衡,排除三倍体/四倍体以外的其他非整倍性异常。
- 染色体核型分析阳性:
-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产前超声三联征:
- 胚胎发育迟缓(孕周滞后≥2周)
- 羊水过少(羊水指数≤5 cm)
- 胎盘结构异常(如增厚或钙化)
- 多发畸形组合:
- ≥2个系统畸形(心血管+神经系统畸形,或骨骼+泌尿系统畸形)
- 特征性面容(眼距过宽、低位耳、小颌畸形)
- 产前超声三联征: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遗传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产前超声三联征阳性
- 产后尸检证实≥3个器官系统发育异常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产前筛查] A --> C[产后确诊] B --> B1(超声筛查:胎儿生长/羊水/胎盘) B --> B2(NIPT:染色体非整倍性风险提示) B --> B3(母血清筛查:β-hCG/PAPP-A异常) C --> C1(染色体核型分析:金标准) C --> C2(全基因组测序:嵌合体检测) C --> C3(影像学评估) C3 --> C3a(心脏超声:结构畸形) C3 --> C3b(颅脑MRI:神经元迁移障碍) C3 --> C3c(骨骼X线:短肢/颅缝早闭)
判断逻辑:
- 超声筛查:
- 生长迟缓+羊水过少→提示染色体异常,需进一步遗传学检测
- NIPT高风险:
- 需通过侵入性检查(羊水穿刺)验证,避免假阳性
- 核型分析:
- 检出≥69条染色体→确诊多倍体
- 嵌合体需分析≥30个细胞,异常细胞比例>10%具诊断意义
- 多系统影像学:
- 心脏超声发现室缺+颅脑MRI胼胝体缺失→支持多系统发育异常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染色体核型分析:
- 异常意义:直接确诊染色体组数量异常,69XXX/69XXY等核型提示非整倍性多倍体。
-
全基因组测序(WGS):
- 异常意义:检出染色体片段剂量失衡(如1号染色体三体),可识别微小嵌合体(敏感度达5%)。
-
母血清标志物:
- β-hCG异常升高(MoM≥3.0):提示胎盘功能异常,与多倍体相关
- PAPP-A显著降低(MoM≤0.3):反映滋养层细胞增殖受损
-
产后实验室评估:
- 血乳酸升高(>5 mmol/L):提示代谢性酸中毒,与多器官衰竭相关
- 凝血功能异常(PT>15s,APTT>40s):预示DIC风险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染色体核型分析或WGS,明确非典型多倍体核型。
- 辅助检查:产前以超声+NIPT初筛,产后需多系统影像学评估畸形。
- 实验室预警:母血清β-hCG/PAPP-A异常是重要风险信号,产后凝血功能监测关乎生存率。
注:因该病胚胎致死率高,临床重点关注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
参考文献:
- 《医学遗传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染色体病章节
- ISPD实践指南(2023):产前染色体异常诊断标准
- Am J Med Genet:多倍体胎儿的表型谱系统综述(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