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右心室双出口Other specified Double outlet right ventricle
编码LA85.2Y
关键词
索引词Double outlet right ventricle、其他特指的右心室双出口、右室双出口伴室间隔完整、DORV[右心室双出口]伴IVS[室间隔完整]
缩写DORV、右心室双出口
别名右心室双出口畸形、右心室双出口症、右室双出口、右室双出口心脏病
其他特指的右心室双出口(LA85.2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实双动脉右心室起源:
- 超声心动图或心血管造影显示主动脉和肺动脉均主要起源于右心室(>50%动脉根部连接右心室)。
- 明确存在室间隔缺损(VSD)作为左心室血液排出的唯一通道。
-
排除特定分型:
- 不符合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已明确定义的先天性心脏病分类标准。
-
-
支持条件(临床与解剖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紫绀(静息或活动时SaO₂<90%)伴杵状指/趾。
- 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胸骨左缘3-4肋间,强度≥3/6级)。
- 合并畸形证据:
- 肺动脉狭窄(PS)或主动脉狭窄(AS)。
-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如右冠状动脉前降支跨过右室流出道)。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项方可诊断:
- 影像学确认双动脉右心室起源+室间隔缺损。
- 排除国际先天性心脏病命名与分类标准(ISCVP)中已明确定义的亚型。
- 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项方可诊断: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无创检查
├─超声心动图(TTE/TEE)
├─心电图(ECG)
├─胸部X线
└─血氧饱和度监测
└─有创检查
├─心血管造影(心导管检查)
└─心脏磁共振(CMR) -
判断逻辑:
- 超声心动图:
- 大动脉方位判定:主动脉通常位于肺动脉右前方(DORV常见位置)。
- 关键测量:VSD与半月瓣距离(>主动脉直径提示远离型缺损)。
- 心血管造影:
- 右心室造影显示双动脉同时显影,左心室仅通过VSD显影。
- 侧位投影可见"双动脉前向血流"特征。
- 心脏磁共振:
- 评估右心室容积指数(RVEDVi>150 mL/m²提示容量超负荷)。
- 三维重建显示圆锥隔发育异常及冠状动脉走行。
- 超声心动图: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血氧饱和度(SaO₂):
- 异常值:静息状态下≤92%(未吸氧)
- 意义:提示右向左分流为主,需警惕脑缺氧风险
-
脑钠肽(BNP):
- 临界值:>100 pg/mL(儿童)
- 意义:反映心室壁张力增高,提示心功能失代偿
-
血红蛋白:
- 异常升高:>180 g/L
- 意义:慢性缺氧导致的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
-
血气分析:
- 代谢性酸中毒:pH<7.35且BE<-5 mmol/L
- 意义:提示组织灌注不足,需紧急干预
四、鉴别诊断重点指标
检查项目 | 右心室双出口 | 法洛四联症 |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
---|---|---|---|
主动脉位置 | 右前(与肺动脉并列) | 右前(骑跨室间隔) | 正前(与肺动脉平行) |
VSD类型 | 主动脉下/远离型 | 对位不良型 | 多伴大型VSD |
肺动脉狭窄 | 可变(50%合并) | 必存在 | 常无 |
冠状动脉走行 | 异常(40%病例) | 正常 | 异常(尤其壁内型) |
五、总结
- 诊断核心:影像学确认双动脉右心室起源+排除标准亚型,需结合解剖特征与血流动力学评估。
- 检查策略:首选超声心动图筛查,复杂病例联合CMR与心导管造影。
- 实验室预警:持续低SaO₂+代谢性酸中毒提示需紧急手术干预。
参考文献:
- 国际先天性心脏病命名与分类系统(ISCVP 2023)
- 《中华小儿心脏外科学指南(2024版)》
- 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 2023年右心室双出口诊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