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脚踝别慌!分级急救法+防复发训练

扭伤脚踝别慌!分级急救法+防复发训练

作者:家医大健康
2025-08-28 14:19:05阅读时长3分钟1117字
运动医学科踝关节扭伤韧带损伤运动防护康复训练急救处理

运动时突然“咔哒”一声,脚踝瞬间传来钻心的疼——这是超70%运动爱好者都遇过的“噩梦时刻”。据《运动医学杂志》最新数据,踝关节扭伤占所有运动损伤的40%,而且其中30%可能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这时候别急着揉肿的地方,先搞懂踝关节扭伤的“应对指南”——这是运动达人的“必学课”。

扭伤程度自测:你的脚踝伤得重不重?

根据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的标准,扭伤分三级:

  1. 一级扭伤(占60%):韧带轻微拉伸,肿得不太明显,还能勉强踩着脚走路;
  2. 二级扭伤(占30%):韧带撕了一部分,皮肤会青一块紫一块,得靠支具才能走;
  3. 三级扭伤(占10%):韧带完全断裂,关节肿得很厉害,必须固定住不能动。

黄金72小时急救:别做这些错事儿!

错误做法:立刻热敷、揉肿的地方或者硬撑着走!
正确操作(RICE原则,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推荐)

  • Rest(休息):马上停下所有运动,别让脚踝再受第二次伤;
  • Ice(冰敷):每2小时敷15分钟,记得用毛巾垫着,别冻伤皮肤;
  • Compression(加压):用弹性绷带轻轻裹住脚踝(要注意看脚趾头有没有变紫、发麻);
  • Elevation(抬高):把伤脚抬到比心脏高的位置(比如垫个枕头)。

另外要注意:受伤24小时内别用活血类药膏,不然会加重出血、越肿越厉害。

恢复期怎么练?按“级别”来!

参考2023版《中国运动损伤康复指南》,不同扭伤的复健节奏不一样:

  • 一级扭伤(1-2周恢复):第3天开始做“踝泵运动”(脚腕来回勾脚、绷脚);1周后练本体感觉(比如站平衡垫);2周后慢慢增加脚的负重;
  • 二级扭伤(4-6周恢复):2周后戴支具保护着走路;3周开始练平衡(比如单脚站);5周后试试慢跑;
  • 三级扭伤(术后需8-12周):前6周严格固定不能动;8周后做渐进抗阻训练(比如用弹力带拉脚腕);12周后练运动专项动作(比如篮球的变向、羽毛球的起跳)。

防复发:运动前要做这3件事!

想让脚踝不再“闹脾气”,得做好这3点防护:

  1. 选对装备:穿有足弓支撑、能防侧翻的运动鞋;打羽毛球、篮球这类变向多的运动,戴可调节加压的护踝;
  2. 充分热身:先慢跑5分钟激活身体→用脚踝“画米字”(上下左右加斜向动)→单脚站平衡垫30秒×3组;
  3. 练本体感觉:每天闭着眼单脚站2次(慢慢延长到1分钟);用弹力带做抗阻训练(脚腕往各个方向拉弹力带,慢拉慢放)。

这些情况必须立刻就医!

出现以下信号,别硬撑,直接去医院:

  • 肿得越来越厉害,或者脚趾头麻、刺痛;
  • 站都站不住30秒;
  • 关节看起来歪了,或者动的时候有奇怪的响声;
  • 旧伤反反复复发作(说明变成慢性不稳了)。

运动达人的“护踝小技巧”

  1. 每天用泡沫轴滚5分钟小腿后侧肌肉(放松小腿三头肌);
  2. 做深蹲时,看膝盖是不是对着第二个脚趾头(测下肢力线对不对);
  3. 每周2次单脚跳绳,提升踝关节稳定性。

运动损伤预防专家说过:“科学训练能显著降低踝关节扭伤风险。”记住这三个“护踝黄金点”——合适装备+充分热身+科学训练。下次运动时,让脚踝成为你的“助力器”,而不是“拖后腿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