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增脂全攻略:吃对动对,告别瘦子焦虑
2025-09-24 13:38:01阅读时长3分钟1363字
"怎么吃都不胖"听着让人羡慕,但对BMI长期低于18.5的人来说,这可能是营养不良的信号。根据最新研究,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体重过轻比例达4.3%,这类人群更容易出现免疫力下降、骨质疏松等问题。科学增重不是"胡吃海塞",得既保证营养摄入,又兼顾身体机能改善。
饮食调整:吃对组合才能慢慢长肉
想增重的核心是"热量盈余",但关键要搭配好三大营养,让热量"有用"不浪费:
- 优质蛋白要吃够: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1.2-1.5克蛋白质,比如1个鸡蛋约含6克蛋白、100毫升牛奶有3.2克、100克鸡胸肉有31克,这些都是容易吸收的优质来源。而且分多次吃(比如早餐加个蛋、中午吃块鸡胸、晚上喝杯奶)比一次吃太多吸收更好。
- 加对健康脂肪:选不饱和脂肪酸占比高的食物(比如超过60%),像牛油果(脂肪含量约15%)、坚果(约45%)、深海鱼(比如三文鱼),既能悄悄增加热量,还能保护心血管。每天抓一把坚果、切半颗牛油果,比喝奶茶健康多了。
- 主食换成"慢碳"更稳:别光吃白米饭、白馒头,换成升糖慢的(GI值55以下),比如藜麦(GI53)、燕麦(GI55)、红薯(GI54),既能持续供能,又不会让血糖"过山车"。每餐主食大概占盘子的1/3到2/5就行,别吃太多撑肚子。
运动选对:增肌比增脂肪更健康
增重不是只长脂肪,得让肌肉也跟着长,这样体质才会变好:
- 循序渐进练力量:每周练3-4次,用"能做8-12次就力竭"的重量(大概是你最大力量的70%-85%),做深蹲、硬拉、卧推这些"复合动作"(一次动多个关节),每组歇1-1分半。这种练法能明显增加肌肉量,比瞎举小哑铃有用。
- 练后30分钟吃对"加餐":练完别马上躺平,30分钟内吃点"碳水+蛋白"的组合,比如一根香蕉加勺乳清蛋白粉(比例大概3:1),能帮肌肉"修复生长",比喝可乐管用。
- 恢复比训练更重要:每周留1-2天做低强度有氧(比如快走、游泳),再用泡沫轴滚滚腿、背放松肌肉;每天睡够7-9小时——深度睡眠时身体会分泌更多生长激素,帮肌肉恢复得更快。
增肥避坑:这些错别再犯了
很多人增肥踩雷,反而越增越虚:
- 别靠油炸食品"凑热量":炸鸡腿、炸薯条确实能快速加热量,但反式脂肪吃多了会让"内脏长脂肪"(比如肝、胃周围),经常吃还容易得高血脂、糖尿病。
- 别"突击暴食":今天吃火锅撸串、明天饿肚子减肥,会打乱代谢节奏。建议每天比平时多吃300-500大卡(大概加一杯全脂奶+一个煮鸡蛋),慢慢增,3个月就能安全长1-2公斤。
- 有氧别做太狠:别为了"强身"天天跑5公里,每周2次、每次不超过45分钟就行,选快走、游泳这种对关节友好的——不然有氧做太多,反而会消耗掉好不容易吃进去的热量。
这些情况赶紧找专业帮忙
如果遇到以下问题,别硬扛,赶紧去营养科:
- 连续3个月体重没长够1公斤;
- 总没胃口、吃点就胀,或者经常拉肚子;
- 男的体脂率低于10%(摸肚子几乎没肉)、女的低于15%(姨妈不正常);
- 有慢性病(比如胃病、甲亢)。 专业医生会用"双能X线"测你的肌肉、脂肪比例,制定个性化方案,比自己瞎试成功率高很多。
增肥不是"急事儿",是个需要坚持的"系统工程"。可以试试"21天渐进法":前7天先调整饮食(比如每天加一杯奶、一个蛋),中间7天慢慢加力量训练(从举轻重量开始),最后7天把这些习惯固定下来(比如每天晚饭后散步、睡前喝杯热牛奶)。健康的增重应该是"肌肉多一点、脂肪适量长",这样才会越增越有劲儿,而不是越增越虚。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