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红汤科学吃法:正确搭配提升补血效果
最近办公室里好多同事都捧着保温杯喝四红汤,让我想起奶奶总说“红糖煮蛋补气血”。作为做了八年营养工作的人,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这道传统汤品的科学道理——到底它的“补气血”有没有依据?怎么吃才更有效?
四红汤里的“核心四样”
先说说四红汤里的“核心四样”:红枣、蜜枣、桂圆干和鸡蛋。每100克干红枣含铁2.3毫克,虽然不如猪肝(每100克含10毫克)多,但胜在容易买到,还富含维生素C,能帮着铁吸收;蜜枣是糖渍过的,B族维生素能保留80%以上,适合上班累了补充能量;桂圆干里的多糖成分,有实验证实能帮着提高血清铁蛋白水平(这是身体储存铁的一种蛋白质);鸡蛋的优质蛋白特别好吸收,身体能利用94%的蛋白质,是造血的基础材料。
营养互补的“小智慧”
这道汤的聪明之处在于,这些食材的营养能互相“帮忙”。干果里的铁,加上鸡蛋的维生素B12,刚好组成“补铁搭档”——维生素B12是帮着血红素合成的关键物质(血红素就是血红蛋白里带铁的部分);桂圆里的皂苷能让毛细血管更有弹性,搭配红枣的环磷酸腺苷(一种能促进细胞代谢的物质),营养输送得更顺畅,效率能高30%左右。不过要说明白,这种食疗只对轻度贫血有用,中重度贫血得找专业人士帮忙。
做汤的小细节别漏掉
做四红汤还有些容易忽略的小细节要注意。红枣最好去核切片,蜜枣切成小块,这样里面的多酚类物质(一种对身体好的抗氧化成分)能释放更多;桂圆干用温水泡15分钟,能把里面的活性成分“激活”;鸡蛋煮熟剥壳后,用牙签扎几个小孔,营养能更好地融到汤里。另外,用文火慢炖2小时比高压锅快煮好,能保留更多B族维生素(帮着身体代谢能量的维生素)。
这些人喝要注意
不过四红汤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糖尿病患者要少放蜜枣(因为蜜枣含糖多),消化不好的人可以少放个鸡蛋(鸡蛋蛋白质多,不容易消化)。就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说的,食疗得搭配均衡饮食,光靠这一道汤可能会营养不均衡——比如缺了蔬菜里的叶酸、肉类里的铁,还是补不全。要是总觉得头晕、心慌,或者蹲下来站起来眼前发黑,最好去营养科做个膳食评估,看看是不是真的贫血,该怎么补。
其实现在营养学研究也说了,把传统食疗和科学搭配结合起来更好。比如加一点黑芝麻(每100克黑芝麻含铁50.3毫克)能帮着存更多铁,或者配点深绿色蔬菜(比如菠菜、西兰花)补叶酸(叶酸也是造血的重要物质)。养生就像“木桶原理”,单个食材补不了所有营养缺口——比如光喝四红汤可能缺叶酸,光吃蔬菜可能缺蛋白质。只有用科学的方法吃,把各种食材搭配起来,才能让老祖宗的智慧真正帮到我们,把“补气血”落到实处。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