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海参VS鲜海参:营养差异大,这样选更健康!
海参是大家熟悉的传统滋补食材,选干海参还是鲜海参,不少人拿不定主意。其实得从营养成分、加工方式、储存条件这些方面好好分析,才能选到适合自己的。
一、蛋白质:干参浓缩但泡发后和鲜参差不多
干海参和鲜海参的蛋白质含量差别挺大。干海参是鲜海参脱水制成的,每100克干海参的蛋白质含量有60-70克,而鲜海参只有15-20克,干参是鲜参的3-4倍。但要注意,干海参泡发时会吸4-5倍的水,泡发后的可食用部分,蛋白质含量和鲜海参差不多。从蛋白质的利用情况来看,两者都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但鲜海参没经过高温处理,像精氨酸这种怕热的氨基酸,保留得更多。
二、矿物质:干参钙更多,但易溶矿物质会流失
海参里有钙、铁、锌、硒这些矿物质,其中硒的含量是0.5-1.2微克/克,有抗氧化作用。加工过程对矿物质的影响不一样:钙元素因为干制时骨刺碳化,反而更多了,含量能提升20%-30%;但镁、钾这些容易溶于水的矿物质,高温加工时会流失15%-25%左右。还要注意干海参可能有重金属富集的问题,一定要选符合国家GB 2762标准的产品。
三、活性成分:鲜参保留更多,但干参也有额外营养
鲜海参的活性成分保留得更好:比如每克鲜海参里有20-30毫克海参多肽,干制后就降到5-10毫克;鲜海参的岩藻糖苷酶活性有15U/mg,干制后不到3U/mg;粘多糖在鲜海参里能保留80%以上,干制时会降解掉约40%。不过现在用50-60℃的热泵干燥技术,能保留60%以上的活性成分。而且干制时发生的美拉德反应,会产生类黑精这种新的抗氧化物质,给干海参加了点额外营养。
四、储存和吃:干参能放更久,鲜参要尽快吃
储存方式直接影响营养能不能保留住:干海参保质期18-24个月,期间蛋白质会慢慢分解,要密封、放在避光的地方保存;鲜海参放4℃冰箱冷藏,7天内营养流失不到5%;-18℃冷冻的话,3个月流失约15%。 吃的时候也有讲究:干海参用60℃文火慢炖2小时,胶原蛋白溶出率能到85%;鲜海参用85℃蒸5分钟,能保留90%的活性物质;凉拌或者生食的话,营养流失不到5%。
五、营养怎么算:干参更划算,鲜参吸收更好
按蛋白质算,1克干海参泡发后差不多等于5克鲜海参。按有效蛋白质的价格算,干海参的成本大概是鲜海参的60%,更划算。不过蛋白质消化率方面,干海参是82%,鲜海参是89%,鲜参的吸收更好。 有临床营养学研究发现,连续吃8周鲜海参的人,血清免疫球蛋白A(一种和免疫力有关的蛋白)水平提高了9.7%;而吃干海参的人,骨密度Z值(反映骨密度的指标)改善更明显,提高了6.3%。
六、怎么选优质海参:看这几个指标
选海参要注意这几点:优质干海参泡发后的重量是原来的5-7倍(复水率500%-700%);看横截面,应该是蜂窝状的,没有明显的盐粒结晶;闻味道,应该有淡淡的鲜腥味,没有刺鼻的怪味;用纯净水泡48小时,水不应该变浑浊。 特别要注意:用硫磺熏过的海参表面特别白,亚硫酸盐可能超标,千万不要买。
七、特殊人群怎么吃:根据情况调整
痛风患者一天吃鲜海参不要超过50克(每100克鲜海参嘌呤约50毫克);孕产妇可以交替吃两种海参,既满足蛋白质需要,又能补充活性成分;术后康复的人,每天建议吃100-150克鲜海参的量(或者对应的干海参泡发后量);有代谢综合征的人,尽量选低钠加工的海参。
总的来说,干海参和鲜海参的营养各有特点,互补性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饮食结构、储存条件和需要的营养来选——想补活性成分,比如海参多肽、粘多糖的,选鲜海参;想划算、方便长期储存的,选优质干海参。如果能搭配着吃更好,比如每周3天吃鲜海参,4天吃干海参,这样能兼顾各种营养,吃起来更均衡。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