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霉茶叶泡水喝真能致癌?这些风险你必须知道!

发霉茶叶泡水喝真能致癌?这些风险你必须知道!

作者:家医大健康
2025-09-27 11:35:27阅读时长3分钟1246字
消化内科,感染科,肿瘤科肝损伤,胃肠道炎症,真菌感染,免疫功能障碍发霉茶叶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食品安全健康风险消化系统损伤免疫系统抑制茶叶储存食品污染致癌风险

茶叶发霉看似小事,实则暗藏杀机。比如普洱茶饼表面长了奇怪斑点,或是茉莉花茶散发出潮乎乎的气味,可别不当回事——这里面可能藏着威胁健康的风险。现代食品毒理学研究发现,发霉茶叶里的真菌毒素危害很大,和我们以前的认知不太一样。

霉菌毒素是怎么来的?

茶叶有多孔结构和丰富营养,刚好给霉菌提供了“生长温床”。像青霉、曲霉这些能产毒的霉菌有20多种,只要茶叶水分活度超过0.7(简单说就是有点潮),就会快速繁殖,代谢出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7类真菌毒素。这些毒素特别耐热:85℃热水冲泡仅能分解不到3成的黄曲霉毒素,就算100℃持续煮沸,还会剩下一半多的活性。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黄曲霉毒素列为Ⅰ类致癌物(明确致癌的物质)。研究显示,长期每天低剂量摄入(比如每公斤体重吃1微克),肝癌风险会比普通人高2.1-2.5倍。更要注意的是,茶叶里的多酚会和毒素结合,让毒素在体内停留时间变成普通毒素的近5倍。

发霉茶叶会伤哪些地方?

喝发霉茶叶的危害是慢慢积累的:初期可能只是肠胃不舒服(比如拉肚子、腹胀),但长期喝会伤多器官——霉菌产生的蛋白酶会破坏肠道黏膜保护屏障,导致肠道保护抗体sIgA减少近4成,杀菌的巨噬细胞能力下降4成多;给小鼠连续喝6个月变质茶,它们肝脏负责解毒的CYP450酶活性下降一半多,肾里的肾小管细胞还出现空泡病变。

神经毒性也不能忽视:有些毒素能穿过血脑屏障,干扰大脑里管情绪、记忆的多巴胺和5-羟色胺。长期喝劣质陈茶的人,认知功能评分(MMSE,测记忆力、反应力)平均低2.3分,海马体(管记忆的脑区)体积小了近5%。

怎么判断茶叶有没有变质?

教大家五招“辨霉法”:

  1. 看颜色:正常陈茶是均匀褐黄色,变质茶有灰白、墨绿或黑色菌落斑点;
  2. 摸手感:好茶叶条索分明、捏着脆(脆度值>80N),变质茶含水率超12%会粘手;
  3. 闻味道:变质茶有明显土腥味,因为里面的2-辛烯醛比正常茶多3-5倍;
  4. 冲一冲:好茶泡后快速下沉(沉降速度>3g/cm³),变质茶浮在上面超45秒;
  5. 显微看:变质茶菌丝长200-500微米,会穿透茶叶组织成网状。

还要分清“陈化”和“发霉”:黑茶里的“金花”(冠突散囊菌)是人工培育的,金黄色、直径0.5-1毫米,和自然长的杂菌不一样,别把金花当变质。

发霉茶叶怎么处理?怎么存茶才安全?

如果茶叶发霉,记住“三不原则”:

  1. 别洗:霉菌菌丝已钻到叶脉里,冲不掉毒素;
  2. 赶紧隔离:霉菌孢子会飘在空气里,用密封容器单独装,别传染其他茶;
  3. 正确扔:按危险垃圾处理,高温焚烧或深埋,别随便丢。

想让茶叶不发霉,储存要注意四点:

  • 温度:绿茶0-5℃冷藏,黑茶15-25℃常温;
  • 湿度:环境相对湿度45%-60%(太干茶碎,太潮发霉);
  • 密封:真空包装或充氮气,不让空气进去;
  • 离异味源:和香水、调料等有味道的东西隔1米以上。

如果误喝发霉茶后出现一直拉肚子、皮肤痒,赶紧去医院查肝肾功能;高风险人群(常喝陈茶的)每年可以查真菌毒素标志物——比如尿里的赭曲霉毒素A、血清里的黄曲霉毒素白蛋白加合物。

茶叶是全球第二大饮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现在检测技术能查到极微量的真菌毒素(最低0.01微克/公斤),大家可以选有食品安全认证的茶叶。最后要提醒:食品安不安全得看科学证据,别过度恐慌也别不当回事——喝茶是为了健康,可不能因大意反而伤了身体。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