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医院动态 > 正文

惊险!4岁幼童误吞纽扣电池 广医四院消化内科联合多学科火速救治脱险

2025-04-21 15:24:54      

4月9日深夜,我院开展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一名4岁幼童误吞纽扣电池,情况危急。消化内科、麻醉科、儿科急诊等多科室医护团队迅速响应,通力协作,成功完成异物取出术,展现了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

危急来电:深夜的医疗求助

当晚,我院消化内科梁杏花副主任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突然,急诊科前台打来紧急电话:“梁主任,一位4岁患儿在外院就诊时被确诊误吞纽扣电池,因外院不确定能否处理,现患儿家属正在向我科咨询内镜取物事宜。”

梁杏花医生立即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儿童误吞纽扣电池可能导致严重的化学灼伤,甚至危及生命。她当即答复:“技术上可行,但需要评估电池位置和患儿麻醉条件,请家属立即带患儿来院。”

多学科会战:与时间的博弈

半小时后,患儿及其家属抵达我院。消化内科颜蓉副主任医师、儿科医师及其他医护人员已提前就位。经详细询问病史,获悉患儿就诊前三小时曾进食,此时实施麻醉存在较高风险,需待患儿胃内容物排空后方可进行麻醉操作。

患儿父母闻讯后情绪愈发焦虑,甚至表现出不理解态度。经颜医生耐心细致地解释说明,最终获得家属充分理解与积极配合。随后,多学科诊疗团队严格遵循临床诊疗规范,有序推进各项救治流程。

午夜时分,在麻醉科李俊锋主任指导下,陈美强主治医师为患儿实施气管插管麻醉。麻醉成功后,颜医生立即实施急诊胃镜检查术。术中所见与术前评估一致,患儿胃腔内残留大量食糜,严重影响内镜视野,不仅增加纽扣电池定位难度,更使取出操作面临巨大挑战。

随后,医护团队在内镜引导下置入吸痰管,连接负压吸引装置,于内镜直视下反复抽吸胃内容物。经多次抽吸后,患儿胃腔内食物残渣有所减少。然而,经过近一小时的细致探查,由于食物残渣黏稠包裹,仍未发现纽扣电池的踪迹。

危急时刻,颜医生立即联系梁医生请求支援。电话中,梁医生语气坚定:“绝对不能放弃,你继续操作,我马上赶来接力!”十分钟后,梁医生迅速抵达手术室,与团队协同展开纽扣电池的探查工作。

手术室内气氛紧张而专注,全体医护人员屏息凝神,密切注视着手术进程。经过持续细致的搜寻,胃镜视野中终于闪现金属反光——成功定位纽扣电池!在场医护人员难掩欣喜之情,手术室内顿时响起振奋的欢呼声,此前的疲惫与压力一扫而空。

十分钟后,梁医生小心翼翼地运用取异物网篮将纽扣电池完整取出,亲自交予患儿父亲,并郑重叮嘱今后一定要多加留意。

事后,梁医生被问及:"如果取不出纽扣电池,您是否考虑过可能面临的职业风险和工作压力?"她坚定回应:"我从未产生过畏难退缩的念头。救死扶伤不仅是职业要求,更是医者的使命。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倾尽全力,这是医务工作者应有的担当。"

医者仁心:超越技术的温度

数日后,患儿在母亲陪同下再次来到我院。孩子面色红润,活泼好动,与就诊时的痛苦状态判若两人。母亲满怀感激地送来一面锦旗,上书“幸遇良医、温暖人心”八个烫金大字。这面锦旗既是对我院多学科团队精诚合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院医务人员精湛医术与勇于担当精神的最好见证。看着孩子恢复健康、蹦蹦跳跳的模样,医护人员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专家科普:钮扣电池的威胁分析及急救方法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此类病例并非个例。梁医生表示,消化内镜中心接诊的消化道异物病例中,异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动物骨肉类:如鱼刺、鸡鸭鹅骨、肉块等;

金属类:硬币、纽扣电池、磁力珠、图钉、假牙、瓶盖、药品包装铝箔等;

化学制品及植物类:打火机、枣核、饭团、灯泡等。

其中,纽扣电池和磁力珠的危害性尤为突出,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消化道黏膜腐蚀、穿孔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误吞纽扣电池为何如此危险?因其物理尺寸易卡在食管或肠道,且接触人体组织会引发电化学灼伤。电池正负极与湿润组织接触形成电流回路,先电解体液产生强碱性环境,致组织液化性坏死、黏膜溃烂,还可能损伤大血管或气管。外壳腐蚀后重金属泄漏会引起中毒。电池停留体内超2小时可致食管灼伤,超12小时或引发致命并发症。

一旦孩子误吞电池,急救措施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要立即就医,无论是否出现症状,误吞电池后需立即前往急诊科,并告知医生电池类型,建议拍照留存包装信息。通过影像学定位,也就是X光或CT确定电池位置。若卡在食管,需2小时内通过内镜取出;若已进入胃部且无嵌顿,可尝试尽快通过内镜取出,或密切观察是否自然排出,期间需每日拍片追踪。

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言:“从医几十年,我最大的幸福,是始终站在治病救人一线。” 这场生命救援诠释了当代医者的三重境界:以技术奠定救治基础,用协作突破医疗瓶颈,最终以人文关怀照亮医学温度。广医四院将持续优化急危重症救治体系,为守护人民健康筑起最坚实的防线。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责任编辑:郎成林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