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医院动态 > 正文

今日立秋|暑热尚在 秋燥当令 如何养生?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2024-08-07 16:19:12      

今日8时9分迎来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

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才感立夏,忽而立秋,

你准备好迎接秋天了吗?

立秋之际,养生正当时

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立秋时节,万物从繁茂成长逐渐趋向萧索成熟。尽管总体上是逐渐凉爽,但暑气一时难消,还会有短暂的气温回热,我们称之为“秋老虎”。此时的气候特点是暑热尚在,秋燥当令。

暑热多挟湿,容易影响脾胃功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问题。而燥邪则容易耗伤肺脏津液,导致咳嗽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面对种种不舒服,怎么才能安稳“换季”?别担心,这份立秋养生指南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养生原则:秋冬养阴

《黄帝内经》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春夏阳热,秋冬阴寒,我们可以通过借助天地气候之阴阳,调整自身的阴阳保持动态平衡,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中医认为,阴阳互根互用。阴气为阳之根,阳气为阴之根。秋冬养阴,也是养阳气之根本,才能更好地促进阳气的生长和生发。而根据立秋的气候特点,我们应注意进食一些润肺生津、健脾祛湿的食物。

生活调养

1、早睡早起,规律作息

《黄帝内经》记载“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季日照时间减少,人的作息也应随之调整。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6-7点起床。早睡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缓解“秋乏”。而早起使肺气得到充分舒展,对于预防血栓和心脑血管等疾病有一定的好处。不过应注意秋季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及时增减衣被,避免着凉感冒。

2、调整情绪,安神养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入秋之后,万物敛藏,不少人会有“新秋偏易悲”的心理。可以练习静坐、闭目养神等方式,使心境平和,顺应秋季收敛之气,调养人体“收气”。

3、适当运动,平缓有度

《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秋季到来,人体精气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此时的运动忌过度暴汗,以免阳气耗损,影响人体潜阴藏阳。可选择一些平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等。

4、谨慎“贴秋膘”,防范“秋老虎”

民间素有“立秋到,贴秋膘”的说法,不过对于脾胃虚弱的人,如果大量进食肥甘厚腻,容易加重脾胃负担,导致肥胖、消化不良等问题。所以大家应该根据自身特点,适当增加一些食物即可。“秋老虎”容易耗伤人体津液,大家应注意补水,可进食如银耳、百合、蜂蜜、梨、沙参等清润生津的食物。

饮食调养

立秋之际,饮食上不宜大鱼大肉、马上“贴膘”,需要给脾胃一个适应的过程。不妨先进食一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补充脾胃之气,待天气转凉后,适当增加食物以提高抵御外邪之力。以下推荐三款食疗:

1、薏米莲藕排骨汤

【材料】排骨300g、莲藕250g、薏米50g、蜜枣2个、姜片适量

【做法】排骨洗净切块,莲藕切厚片,薏米洗净,砂锅加水适量。将材料同入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作用】健脾益气,祛湿消暑。

2、雪梨莲子银耳羹

【材料】雪梨1个、莲子去芯25g、银耳50g、冰糖适量

【做法】雪梨去皮切块,莲子、银耳洗净,砂锅加水适量。将材料同入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30分钟,调味后起锅即可食用。

【作用】养阴润肺,健脾开胃。

3、沙参玉竹老鸭汤

【材料】沙参30g、玉竹30g、老鸭半只、食盐、姜片、清水适量

【做法】沙参、玉竹洗净,老鸭剁块,砂锅加水适量。将材料放入汤锅,大火煮开后撇去浮沫,改小火煲1小时。食用前调味即可。

【作用】滋阴补血,养阴润燥。

立秋至,养生正当时。让我们调整作息、科学饮食、适当运动,让身体顺应大自然的变化,轻松愉快地迎接一个收获的季节吧。

(责任编辑:郎成林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石家庄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2例,其中有几名学生?家长怎么做才能减少儿童被感染风险?

自从石家庄爆发疫情以来,接二连三出现儿童感染病例,这让很多家长都担忧。本来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弱,防范意识不强,易受到感染,此阶段家长需……详细>>

食欲不振不想吃饭怎么办?快看看这几个好办法,有效解决消化不良!

虽然现在已经进入秋季,但是天气的温度还在保持跟夏季同步的状态,而这个时间段也是很多人患胃病的高峰期。因为面对持续高温的天气,很多人正餐吃……详细>>

女孩读大学时摔一跤后,患怪病7年不出门,多巴胺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怎么预防?

7年前,还在读大学的赵玲玲(化名)莫名得了一种怪病,没想到在之后的7年里她的手脚变得无力,再没出过家门。详细>>

高考前被蝎子蜇伤,北京警方仅用八分钟将考生送入考场?被蝎子蜇伤怎么办?

相信生长在农村的小伙伴们对蝎子一点也不陌生,常常生活在有泥土的山坡、不干不湿的环境中。蝎子也算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和消炎止痛效果。现在有……详细>>

[1.3]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健康教育系列讲座——糖尿病足底麻木怎么回事?

糖尿病是一种无法治愈但是可以控制病情发展的慢性病,表现为高血糖,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并发症很危险,眼病、……详细>>

  • 冯小燕

  • 陈如冲

  • 傅应云

  • 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