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医院动态 > 正文

高温下的生存警示录:中暑无小事

2024-06-25 11:36:25      

在骄阳似火的盛夏,大自然以其独有的方式考验着每一个生灵的适应极限。近日,著名歌手陈奕迅在户外活动时不幸中暑的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而更加令人心痛的是,江苏镇江一名年轻女孩在炎炎夏日中,满怀热情地攀登高峰,却不幸因中暑导致的热射病而永远倒下了。这些事件,再次敲响了夏季防暑降温的警钟。在这持续高温的季节里,了解中暑的成因、症状、预防与急救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高温:无形的夏日杀手

夏季,地球北半球的许多地区进入了“烧烤模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近年来极端高温天气频发,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更为公共健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温不仅让人感到不适,更是直接威胁生命的隐形杀手。在这样的背景下,了解中暑及其最严重的类型——热射病,对于每个人而言都至关重要。

中暑与热射病:从轻微不适到生命危机

中暑,简单来说,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身体散热机制失衡,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的一系列症状。人体通过出汗来散热,但当环境湿度高、风速低时,汗液蒸发效率大大降低,散热能力受限,进而导致体温上升。此外,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以及户外工作者由于自身调节能力较弱或暴露风险较高,更易成为中暑的高危群体。

中暑分为几个阶段,从轻微的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到可能致命的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四肢乏力、恶心、注意力不集中等。

轻症中暑:上述症状加剧,伴有体温升高、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

重症中暑:特别是热射病,可导致体温迅速升高至40℃以上,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热射病,作为中暑的最严重形式,其特征是体温急剧升高,通常超过40°C,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意识模糊、抽搐甚至昏迷。热射病的死亡率极高,一旦发生,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

预防中暑的黄金法则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尽量减少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一日间最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

合理补水: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品,这些会促进体液流失。

穿着透气:选择宽松、浅色、吸汗快干的衣物,佩戴宽边帽和太阳镜,使用防晒霜保护皮肤。

调节室内温度:利用空调或风扇保持室内凉爽,尽量在阴凉处休息。

劳动保护:户外劳动者应采取轮换作业制度,佩戴防护装备,定时休息并补充水分。

关注特殊人群:老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疾病患者更易中暑,需特别注意防护。

防患于未然:中暑的预防策略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尽量减少10点至16点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选择早晨或傍晚较为凉爽的时间段。

合理补水与电解质平衡:频繁少量饮水,避免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品,必要时可补充运动饮料。

适宜着装:穿着轻薄、透气、浅色的衣物,戴宽边帽和太阳镜,涂抹防晒霜。

保持室内凉爽:利用空调或风扇调节室温,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特殊关怀:对老年人、儿童、病患和宠物给予额外关照,确保他们处于凉爽环境中。

户外工作防护:户外工作者应定时休息,寻找阴凉处避暑,佩戴防晒装备,增加轮岗频次。

紧急应对:中暑后的正确处理

迅速移至阴凉处:发现中暑迹象,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地方。

物理降温:使用冷水擦拭全身,尤其是颈部、腋下和大腿内侧,可使用风扇加速散热。

补充水分与电解质:意识清醒者可适量给予清水或电解质饮料,切忌过量饮水。

紧急就医:对于严重中暑或疑似热射病患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送医治疗。

(文/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小儿推拿公益科普万里行”“广州未成年人保护大讲堂”联合系列在线讲座开播!

详细>>

杭州小学生戴一米帽上课防新冠 开学后预防新冠这几件事也十分重要

各地的中小学陆续开学了,为了预防新冠肺炎,很多学校也出了“奇招”,目前有一所浙江的小学因“一米帽”上了热搜,据报道,浙江一所小学开学前,……详细>>

196斤女子患癌,医生手术花多1小时拨开层层脂肪! 专家:过度肥胖可增加12种癌症风险且影响治疗效果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1/3的成年人都超重或肥胖。中国是世界上肥胖人口增加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研究显示,目前我国体重超重人群达2亿,肥胖……详细>>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在旦夕 如何避免新生儿结肠炎的发病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此前已被重庆一家医院“判了死刑”,但医生朱兴旺评估后觉得“有一点希望就不能放弃”,他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出的求助信息……详细>>

我国实现72小时内查明突发传染病原 重大突发、新发传染病病死率降低

72小时内筛查300种已知病原体,重大突发、新发传染病病死率明显降低……我国启动实施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以来,以科技突破为重要抓手,在……详细>>

  • 李飞

  • 冯小燕

  • 傅应云

  • 陈如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