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医院动态 > 正文

中国自体脐血应用呈上升趋势,自体脐血应用前景广阔

2024-05-27 10:27:01      

为进一步增强脐带血应用、科研、学术交流,推动广东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5月24日-26日,第五届广东省脐带血应用学术大会暨新进展学习班在广州召开。大会邀请国内顶尖的脐血移植及应用领域的知名教授以及学者近500人参会,与会专家围绕脐血采集、应用和科研领域新进展进行经验分享,搭建起采集、研究与应用多方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脐血采集和临床应用的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上,原广东省卫生厅厅长、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创会会长黄庆道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高度赞扬了专委会在过去的时间里为大众健康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并充分肯定了省内各医疗机构在脐血的采集及质量管理中所作出的成绩,特别是在专委会的成员单位在脐带血应用中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截至2024年4月,广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已出库4877份脐血,救助3677位患者,为众多家庭带来了生命的新的希望。


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会长温伟群在致辞中指出,随着专家共同努力,脐血从以前的治疗白血病发展到现在罕见病、自闭症、脑损伤及其他免疫系统缺陷等众多的疾病,相信未来前景一定会非常广泛。同时也提出了期许,将会以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为引领,带动广东省脐血应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更好地服务全国人民。


“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年的年初,全世界用脐带血临床应用的病例数已经超过8.5万例,中国也有将近4万例左右的临床应用。“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主任方建培教授表示,脐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专委会也希望通过更多同行的交流,来提高脐血临床应用的技巧和水平,促进疾病的诊断治疗,让更多患者受益。


显著提高!

全国脐血临床应用突破4万例

作为造血干细胞的三大来源之一,脐血有着来源丰富、实物储存随时出库、抗排斥反应小及配型要求低等优势,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越来越重要。数据显示,目前亚洲脐血移植的数量在升高,中国脐血移植也在不断发展。从2023年的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应用学组的登记可以看到,中国的脐血移植数量提高了14%,一年能达到600~700例的脐血移植。

“目前用脐血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植入率大于97%。对于治疗遗传性疾病、造血衰竭性疾病的成功率也有90%以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孙自敏教授表示“对于儿童、年轻女性,我都是推荐采用脐血移植治疗,因为移植后的生存质量会更好。”


孙自敏教授表示,用脐血移植具有两大优势,一是脐血对恶性疾病抗肿瘤作用更强,它的复发率更低;二是用脐血移植以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病率低、程度轻。

方建培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全国的脐血临床应用已经突破了4万例,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医疗数据!在这个数字的背后反映出脐血的临床应用,一方面是种类在不断的增多,第二方面是在一些重点疾病里面,得到了专家、患者的共识和认可。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的提高,期待脐血在未来可以帮助到更多的恶性疾病患者和罕见病患者。今天的学术会议为各大专家、学者们搭建了脐血临床应用交流平台,起到推进促进的作用,希望可以越来越快地达到预期度。”

成果斐然!

自体脐血应用效果交出优异成绩单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属于较为严重且危险的疾病类型,因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治疗难度很大。目前治愈再障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提是需要有适合的供体来源。

“我们也经历了有3~4例的病人,他们在5~6岁的时候发生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了解到他们冻存了自己的脐血,在检测了没有基因的相关的问题后,我们就采用了自体脐血移植的方式,都获得了成功,治愈后现在最长的一例已经是有5年以上的无病生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主任黄科教授表示,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治疗再障效果非常好。


而自体的脐血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儿童,对于治疗成人再障同样有良好效果。来自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内科、血液科王顺清主任分享了一则案例,18岁的小安被确诊为危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合适作为供者配型且在骨髓库也没有找到配型。了解到小安在出生时冻存了自己的脐带血,医生建议考虑脐血进行移植。幸运的是,这份“沉睡”了19年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状态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脐血移植后,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均恢复良好,目前小安已回归正常生活。

王顺清主任表示,自体脐血治疗再障是优于异体的。因为采用自体脐血移植无需配型,移植后它在体内长得很好、很快。就像小安这例案例,患者后期的恢复效果非常好。

黄科教授也同时呼吁:“如果宝宝通过产前的检测是健康的,那么他冻存脐血是值得的,不仅可以用于自己,还能为家人备份生命。也可以捐献出来,为公共脐血库献一份力量。”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自体脐血不仅可以治疗重型地贫、白血病、再障等血液病,还可以用于免疫系统、遗传代谢、罕见等疾病的治疗。方建培教授表示,目前对自体脐血移植治疗糖尿病这一方面进行了探索。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用脐血治疗糖尿病做了三例。其中一例经过一年的观察,是有一定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患者降低了胰岛素的使用量。

据了解,广东省脐血库自体库出库已累计应用501份,救助人数498人。这其中,用于兄弟姐妹占比51%,自存自用占比45%。而自体脐血自存自用治疗脑瘫患者,已出库117例。

前景广阔!

脐血为罕见病人群带来曙光

罕见病对患者和家庭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困难的疾病类型。据大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30日,广东省脐血库累计出库1003例脐血用于治疗罕见病。

作为一种罕见性疾病,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WAS),发病后患者出现皮肤或内脏出血等问题。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WAS综合征的唯一根治的方法。深圳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兼输血科主任刘四喜教授在会上分享,近年来深圳市儿童医院对11名WAS综合征患者采用脐血治疗,这些患者全部存活,目前没有一例死亡。并且他还表示,使用脐血治疗后基本上不会发生严重的慢性疾病,患者日后生活质量也非常高。


在神经系统疾病上,脐血也展示出了不俗的成绩。在脑白质营养不良治疗方面,通过采用脐血移植治疗,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可以终止,生命得到挽回。

打破壁垒!

推动脐血事业高质量发展

脐血为医学科技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从大会了解到,广东省正在进行自体脐血预防超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脐血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等科研项目。

但方建培教授也表示,目前脐血临床应用存在一大难点,在研究自体脐血治疗糖尿病的项目中,符合条件的患者较少,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是没有自存脐血的。面对现状难题,方建培教授呼吁社会和政府加强科普力度,让公众可以充分认识跟理解,脐血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保存下来。

广东年出生人口超百万,据广东省脐血库数据显示2023年脐血渗透率只达到3.2%,这表明脐血的科普宣传力度不足,大量的脐血被丢弃,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为推动脐血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接下来广东省脐血库将从采、供两方面发力。在采集方面通过壮大脐血科普的专业力量,提高脐血知晓率和认同率。同时,扩大脐血库的储存规模,提高脐血质量和利用效率。

另外,供给方面仍需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加强脐血库与临床机构的合作,推动科研转化和临床应用,增加脐血应用病种。


(责任编辑:郎成林 通讯员:张静 欧恩彤)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我国中老年女性尿失禁发病率高达50% 手术治疗并非唯一选择

我国中老年女性尿失禁发病率高达50%以上,但与我国男性治疗前列腺疾病的积极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性对尿失禁的忽视,没意识到这是疾病,甚……详细>>

北京暴雨中女子淡定做美甲 女人爱美的心你无法想象?做美甲有什么危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做美甲成为一种流行时尚,这美甲后确实很漂亮,显得手白又手指长,殊不知频繁做美甲会对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甚至会导致灰指……详细>>

最新研究:电动吻合器有助于降低胸腔镜肺癌手术中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日前,在一项发表于同行评议期刊《治疗进展》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在针对肺癌的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中评估了电动与手动吻合器两种技……详细>>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9名医生进入"第三届羊城好医生"荣誉榜单

5月17日,由健康新媒体家庭医生在线主办的 "第三届羊城好医生"评选活动公示了好医生荣誉榜单,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11名医生进入荣……详细>>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慢病患者服务 2019黑龙江络病学会学术年会在哈举行

2019黑龙江省络病学会学术年会暨“慢病防治中国行—走进黑龙江活动”在哈尔滨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心脑血管……详细>>

  • 冯小燕

  • 李飞

  • 傅应云

  • 陈如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