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医院动态 > 正文

耳朵反复流脓、听力下降,当心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2024-05-23 10:26:49      

耳朵流脓、听东西不清晰

很多人可能都不会太在意

觉得滴点药就行了

其实,当出现这些症状时

你很可能是患上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治疗不及时的话

会形成中耳胆脂瘤、鼓室硬化等

严重的话还会引起硬脑膜外脓肿、

耳源性脑膜炎等颅内并发症

日前,一名患者前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症状为耳朵多年反复流脓,听力下降。经过检查,结合患者病史,经耳鼻喉科副主任潘永检查后,基本判断患者属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且形成中耳胆脂瘤或者鼓室硬化可能性大;耳内镜检查发现鼓膜穿孔,鼓室内大量脓性分泌物;乳突CT提示鼓室、鼓窦致密影;纯音听阈测定提示传导性听力下降。

随后,潘永指导患者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规范抗感染治疗,达到手术条件后,为患者进行耳内镜手术,术中发现鼓室内较多钙化灶,听骨链硬化、活动差,取出部分听骨后置入人工听骨重建听力,并修补鼓膜。术后1个月,患者复查听力较术前明显提高。

据潘永介绍,急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急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则有鼓膜穿孔的风险,鼓膜穿孔之后鼓室跟外界直接相通,外耳道的细菌、炎症等容易引起中耳反复发炎,随着时间推移,会形成中耳胆脂瘤、鼓室硬化等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引起硬脑膜外脓肿、耳源性脑膜炎等颅内并发症。市民如果出现耳朵疼痛、流脓等情况,应该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科普知识

什么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合并慢性乳突炎,是耳科常见病之一。病变不仅位于鼓室,还常侵犯鼓窦、乳突和咽鼓管。临床上以耳内长期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伴有或不伴有听力下降为特点。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症状表现:

反复流脓:耳溢液为间断性,或长期存在,分泌物为粘液脓,或稀薄或粘稠,可混有血液。

听力下降:患耳可有不同程度的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听力下降的程度与鼓膜穿孔的大小、位置,听骨链是否受损,以及迷路正常与否等相关。

鼓膜穿孔: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鼓膜穿孔一般位于紧张部,个别大的穿孔也可延及松弛部;穿孔大小不一,多为单发,呈圆形或肾形,大多为中央性穿孔;穿孔较大时,部分锤骨柄甚至部分跕骨长突或跕蹬关节可暴露于外。

耳鸣:部分患者可伴有低调耳鸣,病史较长并有高调耳鸣提示内耳损伤;鼓膜穿孔引起的耳鸣在穿孔贴补后可消失。

病因是什么?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获得彻底的治疗,或细菌毒力强,患者的抵抗力低,病变迁延至慢性,此为常见原因。

2、咽鼓管功能异常,导致乳突气化不良,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3、急性坏死性中耳炎,病变深达骨膜及骨质,组织破坏严重。

4、鼻部或咽部的慢性病变,如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窦炎等反复发作导致中耳炎症的反复发作。

5、急性传染病,合并有慢性病,或营养不良及贫血等,如猩红热、麻疹、肺结核等,特别是婴幼儿抵抗力下降,免疫能力低下,急性中耳炎易演变为慢性。

如何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以控制感染、通畅引流、清除病灶、恢复听力、消除病因等为主要原则。

症状轻微或急性发作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症状较重的,必要时可在耳内镜下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

1、避免耳朵进水

游泳、洗澡时应避免污水进入,此外避免用硬物掏耳,这些操作可能将细菌带到外耳甚至中耳,导致感染流脓。

2、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如感冒、鼻炎、咽炎等。中耳与鼻腔、咽腔相通,当鼻咽部存在大量细菌的时候,这些病原体很容易进入中耳腔内。

3、改变生活方式

避免熬夜、饮酒、抽烟,不良生活方式会降低抵抗力,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4、坚持治疗

中途停止治疗是急性中耳炎长期不愈甚至转为慢性的原因之一,要在医生评估确认后再停药。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责任编辑:郎成林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第四届亚洲人工关节年会暨2016年度中国关节外科学术大会即将召开

亚洲人工关节协会(Arthroplasty Society in Asia,ASIA)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经分别在中国北京、韩国首尔……详细>>

第十届‘CSCO—南方’肿瘤生物治疗与分子靶向治疗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肿瘤中和诊疗新进展研讨会召开

2016年8月19—8月21日,由广州抗癌协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联合主办、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详细>>

李朝龙教授新书《中医流体学理论与实践——疑难病“清补运”通用治则临床验证》发布会隆重举行

广州复大肿瘤医院荣誉院长、华医学创始人李朝龙教授提出创新医学理论“中医流体学”,其撰写的专著《中医流体学理论与实践——疑难病清补运通用治……详细>>

国家卫健委:新增确诊病例42例 其中本土病例33例?春节将至该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现在新型冠状病毒仍然肆虐,戴口罩已成为全球人类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能防止飞沫传播,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风险。不过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公……详细>>

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数字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数字化微创外科学术会议隆重召开

2014年9月19日-21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主办,南方医科大学数字医学临床中心和上海市医学图……详细>>

  • 李飞

  • 傅应云

  • 陈如冲

  • 冯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