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医院动态 > 正文

想要告别“幽门”,这四个问题你不能忽视!

2023-12-08 09:05:59      

“虽然我可能让你得胃癌,

但我是温和的菌!”

此时

一个幽门螺旋杆菌路过并说到

相较于其他的细菌

幽门螺旋杆菌算是“老实”

偶尔让你

拉拉肚子

打打嗝

好像也没什么大的坏处

久而久之

很多人就忽视了

这个病菌里的“老实人”

但,它可不是真“老实”啊

这只是它的伪装

如果不及时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

可能导致严重胃病

甚至致癌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阳琼提示

发现幽门螺旋杆菌

一定要尽早根除!

本期内容

就带您了解幽门螺旋杆菌

这个“老实人”背后的真面目!

一、如何传播

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口口传播,如共用餐具或者水杯、接吻,尤其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将食物咀嚼后喂食幼儿。

此外,粪口传播,即饮用或食用被幽门螺旋杆菌的食物和水。

免疫力较弱的婴幼儿、老年人群都是幽门螺旋杆菌的易感人群,以及一些因慢性疾病或自身免疫力较弱的人群且经常接触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都有较高的受感染风险。

因此坊间流传一人感染可传染全家的说法,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阳琼表示,确实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尤其是家中已有感染者,家庭成员中又有长者和婴幼儿,他们受感染的风险还是较高的。

二、如何检查

患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会影响身体多个系统,最常见的是引起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痛、反酸水。

阳琼主任表示,有一些患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不一定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反而是出现口臭、烧心、胸痛这些看似与消化道不相关的症状,往往在其他科室都找不到病因,反而通过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发现阳性,这也是很多人误认为感染幽门螺旋感觉没有明显症状的原因。

怀疑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可以通过两类型的检查来明确诊断,一类是侵入性检查,如胃镜下取胃黏膜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或者胃黏膜细菌培养;另一类是非侵入性检查,如碳13或14呼气测试,由于无创,使用频率更高。

三、如何治疗

目前幽门螺旋杆菌常规根治方法为四联药物疗法,即两种抗生素、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共四种药物联用。

阳琼主任表示,根治幽门螺旋感觉的用药方案比较复杂,专科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史、药物过敏史、用药史、药物肝肾毒性等多种因素进行评估,才能制定专业、有效的治疗方案,不合适的用药方案可能导致无法根治,且出现耐药的情况,增加后续治疗难度,因此不建议患者自行购买药物服用。

同时,阳琼主任提醒患者服用铋剂后可能会出现大便变黑的情况,若无法判断是溃疡出血,还是服药所引起的,建议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加以确认。

幽门螺旋杆菌的标准治疗时间为14天,但是具体的治疗时间还与患者耐药情况密切相关。

很多宝爸宝妈询问幼儿或者青少年是否需要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和治疗。对此,阳琼主任表示目前已有相关的共识,建议儿童出现症状才进行相关的检测。

即使儿童检测结果呈阳性,若非胃镜下发现有溃疡、罹患淋巴瘤,或者有直系亲属胃癌病史、自身有不明原因贫血病史,否则不建议儿童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四、如何避免复发

患者在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后,虽然再发感染几率低于5%,但还是建议采取分餐制,或者家庭聚餐时使用公筷,从而杜绝经唾液再次感染的可能。

除此以外,我们日常避免进食腌制、辛辣等食品和吸烟,以免损伤胃黏膜,减弱胃黏膜抵抗幽门螺旋杆菌的屏障功能。

已经根治的患者需要定期复诊,若没其他问题,建议5年复查一次,若出现萎缩性胃炎、胃肠化等危险因素,结合年龄情况建议1到2年复查一次胃镜,当然出现腹痛、黑便等情况则需要及时就诊。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湖北一交警开车不系安全带并打电话,遭摩托骑手训斥?系安全带有多重要?

汽车中最重要的性能之一莫过于安全带。开车时必须系上安全带,当发生交通事故时能保护头部,避免受到损伤,最大程度保证人身安全。详细>>

看病不用再为排队烦恼啦!中山一院上线80台自助设备机 从挂号到缴费全部搞定!

说起去医院看病,很多人可能首先就想到“怕”!这倒不是指讳疾忌医,而是怕排队。挂号要排队、买病历要排队、看病要排队、缴费要排队、拿药也要排……详细>>

男子打游戏连输4小时,出现呼吸困难:气炸肺不是玩笑?还有哪些因素会导致气胸?

气胸也就是气体进入胸膜腔,从而形成积气状态,一般跟受到外伤、患有某些疾病以及治疗性操作不当有关,突发性胸痛是其典型症状,然后可出现胸闷和……详细>>

日方要求中国不要对日本人肛拭子检测,称会有巨大心理痛苦?关于肛拭子需了解这几点!

一般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进行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但最近又添加了肛拭子,一时间引发人们的热议。不过是检测方法能确诊新型冠状病毒阳性,为了保护自……详细>>

女孩读大学时摔一跤后,患怪病7年不出门,多巴胺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怎么预防?

7年前,还在读大学的赵玲玲(化名)莫名得了一种怪病,没想到在之后的7年里她的手脚变得无力,再没出过家门。详细>>

  • 冯小燕

  • 傅应云

  • 李飞

  • 陈如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