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医院动态 > 正文

处暑——宜滋阴润燥

2023-08-28 11:15:04    作者:中医科 罗纯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

日移南径斜晖里,割稻陌阡车马驰。

——左河水《处暑》

处暑到,暑气消。同小暑大暑小寒大寒一样,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之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是暑气的终结。

宋人苏洞:“处暑无三日,新凉值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这新的凉新崭崭,清爽爽,处暑是新凉的开端,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这种天气叫“秋老虎”。

处暑节气的养护离不开防秋燥,而防秋燥的重点在一个润字:一润肺,二润肠,三润肤,四润唇。

处暑时节不宜急于增加衣服。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睡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

可吃温补食物。脸无痘、面不红者若有吃辣味的习惯,可适当吃些辣椒、胡椒之类食物;有饮酒习惯者可适量少喝点儿酒,其中白酒、黄酒一定要加温;主食以吃精白面补气为好;喜欢吃红枣、桂圆者,早晨可吃几颗;酸味主收敛,因此喜欢吃酸味者,可适量吃些酸味食品。

初秋切勿过度御寒,否则身体抗病能力会下降,反而容易生病。

“秋冻”不仅局限于未寒不忙添衣上,还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添衣与否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决定,只是不宜添得过多,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

特别是老年人,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更应及时增减衣服。

● 一碗汤:山药百合清润汤●

百合入肺,有很好的清肺润肺的作用,二山药入脾胃,可以健脾养胃;

食材:山药,百合,薏米,白扁豆,陈皮,无花果。

●一碗粥:山药百合红枣粥 ●

食材:淮山10g+百合5g+红枣5g+炒薏米5g+粳米30g

● 一甜饮:小果梨汤 ●

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作用,特别适合秋天食用。

食材:雪梨干1片,苹果干8g,无花果2个,玉竹6g,南杏仁6g

● 迎香穴 ●

位置:面部,嘴角上方,鼻翼旁。

按摩方法:用指尖上下揉按,直到感觉鼻子通畅,迎香穴发热。

秋季各种鼻病容易找上门来。

迎香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可以用来治疗鼻炎、鼻塞、鼻窦炎等各种鼻病,按摩可以起到通鼻窍、利肺气的作用,感冒鼻塞,此穴位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 《幽》 ●

商为秋音,属金主收。能促进气机的内收,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兼有保肾和益肝的作用。肺较虚弱者,秋季宜多听。可促进聚气藏能静功宜配用。

调神:可宁心静脑,对于用脑过度,兴奋不已不能自控者宜听用。适用于肺气虚衰、气血耗散、自汗盗汗、咳嗽气喘、心烦易怒、头昏目眩、悲伤不能自控等病症。

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早睡可以避免秋天肃杀之气,早起有助于肺气的舒展,每天多睡一个小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化解困顿情绪,也可在冬天来临前储存能量,养精蓄锐。

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00~4:00,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00~13:00,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

老年人睡子午觉(即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可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因此,老年人在加强睡眠的同时,除了应该早睡早起外,最好是在中午12:00~13:00午休。

要少吹空调,避免冷刺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

适当运动,可选择爬山、健身操、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方式进行锻炼。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疫情期间孩子还能去接种疫苗吗?哪些疫苗不宜推迟接种?

正值疫情持续,不少计划内的事情都耽搁下来了,很多宝妈很担心,自家宝宝要打疫苗该怎么办啊?需要改期还是按时接种?此前有专家表示,不是完全不……详细>>

台湾娘子张平宜:未来公益将走向更多麻风病人子女

首位荣获“感动中国”的台湾爱心人士张平宜11日晚现身四川成都西南石油大学,与该校近500位年轻学子,分享着她十余年的公益之路。“台湾娘子……详细>>

五一出游8种花草不宜碰 快乐安全度过小长假

春季气温回升,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又恰逢五一小长假,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时节。但出现花粉过敏、飘扬的柳絮、坐车晕车等问题困扰着很多人。五一外……详细>>

感冒时不宜穿高跟鞋 专家称老人穿高跟鞋可防摔倒

健康新闻综合,摔倒是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大危险因素,对此有专家提出一个出人意料的解决方法。据俄罗斯“医学论坛”新闻网消息,英国专家建议60……详细>>

三岁以下儿童不宜戴口罩 婴幼儿防流感还得做好这几件事

流感季来临,一次性医用口罩和一些针对儿童的卡通口罩卖得非常好。对此,专家建议,三岁以下儿童不宜戴口罩。看护不当容易窒息;3岁以上儿童可以……详细>>

  • 冯小燕

  • 陈如冲

  • 李飞

  • 傅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