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抵抗力,秋分这样补
秋分由来:“秋分”为公历9月23日左右,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为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六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在秋季,自然界的阳气有疏泻趋势向收敛、闭藏,生活起居养生要注意调整。《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因此养生以“平”为重。
补宜“平补、润补”
秋季气候变凉,所谓“平补”,就是选用寒热之性不明显的平性滋补之品。以“天人相应”的理论,秋燥易伤肺,故而强调“润补”,养阴润肺。比如:生梨、芝麻、银耳、蜂蜜、百合、葡萄等。“秋瓜坏肚”,老年人、儿童及体弱者需要注意防止过食寒凉之品或生冷瓜果,以免出现腹泻、痢疾等。如过量服用参茸等补品,会引起腹胀、不思饮食等。另外,中医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没有明显虚证则不能进补。
虚,又分为阳虚、阴虚、气虚、血虚,对症补益才能强身健体。
体质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多涎,大便溏
体质偏热者,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如不辩寒热,则可能出现“火上加油”。
滋补中药
清润秋燥药:沙参、天冬、麦冬、百合
养阴滋补药:女贞子、胡麻仁、干地黄、玄参、黄精、玉竹等
益肺润燥膏
枇杷膏(肺热燥咳);雪梨膏(慢性支气管炎);二冬膏(咳嗽少痰、鼻干咽燥)
养生药膳
1、红枣栗子粥
原料:红枣20~30枚,龙眼肉30g、栗子肉100g,蜂蜜适量。
适用人群:本方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作用。适用于气血不足之秋分前后出现食少便溏、倦怠乏力与夜卧不安、健忘恍惚等不适的调补。也适用于神经官能症所致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发呆、神疲乏力,或便血、月经过多、皮下出血等辅助治疗方案。
2、木瓜胡萝卜玉米汤
原料:青木瓜250g、胡萝卜1根、甜玉米1根、带皮猪肉250g(要瘦肉多的部分),鸡爪1对。
功用:养阴润燥,健脾益肺。可以改善秋季皮肤干燥不适,甚至脱屑瘙痒等症状。
3、红枣党参茶
材料:红枣5枚、党参10g。党参洗净切片,红枣洗净去核,一起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加盖闷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用:补肺健脾,益气养血,适用于秋季肺脾气虚导致的倦怠、乏力、嗜睡等症。
经络养生
按摩胃经的承泣穴和四白穴
操作方法:1、急性腰扭伤按承泣穴,注意保持坐位,由他人用大拇指或中指用力点按一侧承泣穴,按压3~5分钟,接着按另一侧承泣穴。2、在点按后,患者应前后左右转动腰部,直至疼痛减轻。3、防止视疲劳,许多老年人视物久了会有眼睛干涩、异物感、眼皮沉重感、数物模糊、畏光流泪等,这就是视疲劳。可以按摩承泣、四百两穴。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专家答疑
去医院检查抑郁需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度抑郁患者如何治疗好
2025-05-14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哪几种
2025-05-14得了抑郁症怎么办怎么才能好起来
2025-05-14检查抑郁一般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医是否可以治疗男性脱发
2025-05-14男性脱发是否会遗传
2025-05-14男性脱发的危害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