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性传播是我国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新诊断报告艾滋病感染者中95%以上通过性途径感染,异性传播约占70%。不安全性行为是导致艾滋病性传播的主要原因。国家监测数据显示,男性同性性行为者每100人中约有8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具有很高的感染风险。
做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采取安全性行为,远离艾滋病侵害。
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最好的措施是使用安全套!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预防性病、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
如果发生了不安全性行为等高危行为,有一种预防艾滋病的紧急补救措施, 可以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风险。
HIV暴露后预防(PEP)是尚未感染 HIV的人员,在暴露于高感染风险后,如与HIV感染者或感染状态不明者发生体液交换行为,及早(不超过72小时)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降低 HIV 感染风险的方法。俗称阻断药、后悔药。
高危行为包括:
1、与HIV感染者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如未使用安全套、安全套破裂或脱落等;
2、与感染状态不明者发生不安全性行为;
3、遭遇性侵,或无意识状态下与他人发生性行为,比如吸毒、滥用药品等;
4、与HIV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头等;
5、开放的伤口或粘膜组织接触到HIV感染者的血液;
6、被带有HIV感染者血液的针具刺伤。
如果发生以上高危行为,怀疑自己可能感染或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应及时主动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广东省目前有31间定点医疗机构可以提供暴露后预防的咨询、检测和预防用药,各地疾控中心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可以提供艾滋病检测和咨询。
温馨提示:
1、暴露后预防用药应在暴露后2小时,争取在24小时内,不超过72小时。服药时间越早,阻断HIV感染成功率越高。
2、必须坚持连续28天服药。研究表明,及时正确服药,中间没有漏服,HIV感染风险将减少 90% 左右。
3、使用暴露预防药物在服药前、服药后2周、4周、3个月需要按医生要求进行相关检测。
4、频繁使用HIV暴露后预防用药者,可到指定医疗机构咨询暴露前预防用药,进一步降低HIV感染的风险。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责任编辑:家庭医生在线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艾滋病
-
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 全国大学生防艾知识竞赛参赛者超60万
-
2017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当前,艾滋病的蔓延和扩散已由高危人群转向普通人群,青年学生的感染者逐年增加。在校学生自我……详细>>
-
科学家揭示艾滋病毒躲避人体天然防御系统手段
-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6日报道,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两种分子,其可充当艾滋病病毒(HIV)的“隐形斗篷”,使病毒能够藏身于细胞内,而不会触发……详细>>
-
我国传染病防控能力提升 治乙肝疫苗进入临床
-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项目实施两年多来,在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的诊防治技术和相关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的阶段……详细>>
-
云南省数万流动人口接受艾滋病防治培训
-
记者从云南省第二轮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管理办公室了解到,云南省第二轮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项目自2010年启动以来,各项目县(市)针对重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