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医院动态 > 正文

吕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易致盲 糖友最好每年查眼底

2016-06-16 09:45:15    作者:付子颜  家庭医生在线

2016年6月15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病中心联合家庭医生在线、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生活广播、羊城晚报等媒体在中山眼科中心三号楼二楼学术厅举办了主题为《警惕五类眼病,它们会夺走视力》的健康大讲堂眼底病专题讲座。家庭医生在线编辑采访了眼底病中心主任吕林教授,他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尤其是糖尿病黄斑水肿)是糖尿病人失明的首要原因,需要提高警惕,同时他建议为了预防病变,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年做一次眼底检查。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病中心主任  吕林教授

每10个糖尿病人有3个“糖网”

我国是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14亿,约每10人当中就有1人患病。而随着糖尿病的发展,除了会影响心、脑、肾等器官,还会波及到眼睛,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部并发症。据统计,在我国,每10个糖尿病人中就有3个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年以上糖尿病患者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概率有25%甚至50%,20年以上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高达8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害大 可致盲甚至失去眼球

那么,到底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它到底有哪些危害?据悉,糖尿病使视网膜血管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从而变得脆弱,就像有裂缝的水管一样,容易渗漏、出血,就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尤其是糖尿病黄斑水肿)是糖尿病人失明的首要原因,也是工作年龄人群失明的首要原因。吕林教授对家庭医生在线编辑说:“‘糖网’致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糖尿病人的视网膜会慢慢出现新生血管,这部分血管比较脆弱,容易反复破裂出血,使患者视物模糊,甚至完全丧失视力;另一方面,糖尿病人血管堵塞,血供不足,容易产生黄斑水肿,影响视力,甚至完全视物不见。此外,到了晚期不及时治疗,还会发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由于无法控制青光眼,患者可能会因为受不了眼球疼痛,将眼球摘除。”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每年至少看一次眼科医生

据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病变进展,患者才逐渐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黑影,视网膜出血,晚期可并发视网膜脱离及失明。因此,吕林教授建议,如果得了糖尿病,最好每年至少看一次眼科医生。糖尿病人在得知自己患病后的第一年就需要到医院检查眼底,查看眼部状况,眼底病医生会根据病情给出指导意见,如果眼底正常,则可以每年做一次眼部检查,如果已经出现眼底病变,则需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每半年、三个月甚至2周就需要做一次眼检查。此外,要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早期血糖如果控制不好,等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开始启动后,即使血糖控制好,但病变仍会继续发展,不会停止,所以越早控制血糖越好。

相关链接:

【专题报道】警惕五类眼病 它们会夺走视力

【图文实拍】中山眼科健康大讲堂眼底病讲座

【专家采访】吕林:超28万人因高度近视而致盲 预防近视做好5点

【现场直击】中山眼科健康大讲堂眼底病讲座顺利举办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本文指导医生:
吕林
擅长疾病:
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黄斑疾病、视网膜血管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小儿眼底病的手术治疗。 [详细]

(责任编辑:张晓萌 通讯员:魏春福 王永星)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吕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

泡脚好处多多,但你知道有哪些讲究吗?

古人云:“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说明人的脚部变化能够反映身体旺盛程度与衰老变化。中医有“脚为精气之根”的说法……详细>>

“中医健康行 名医在身边”冬季开讲 三大中医名家现场亲授保健治病妙招

每逢季节交替,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一旦人体免疫力不足时,便容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时值秋末冬至,我们该如何做好保健工作呢?2016年12……详细>>

第五届中山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论坛将在广州召开

第五届中山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论坛将于2016年7月22至24日在广州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山大学糖尿病研究所、中山大学广东省糖尿病防治研究中……详细>>

自我检测:监测日记好处多

经常听到门诊糖尿病患者这样念叨:“看医生前觉得有很多问题要问,有好多话要说,可一坐到诊室就不知从哪儿问起,从哪儿说起,看到后面排队的人群……详细>>

好心情对老人有多重要?

老人保持良好的情绪,对于身体健康极为重要。就老人常见的慢性病而言,就与老人心态息息相关。心脏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其典型的表现为胸闷、气急……详细>>

  • 濮先明

  • 何金

  • 张惠杰

  • 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