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分钟有2.5人死于慢阻肺
■此病是“人类第四大杀手”
■易被误诊和漏诊
■上楼呼吸跟不上
者要小心
今天是第六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为“轻松呼吸,不再无助”。11月12日,在世界慢阻肺日网络视频新闻发布会上,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院姚婉贞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蔡柏蔷教授和广州医学院院长冉丕鑫教授对慢阻肺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专家们认为,不良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已成为加剧慢阻肺急性发作的诱因。
■现状 1/3患者无症状
慢阻肺(英文简称COPD),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使气道逐渐阻塞的破坏性肺部疾病,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病、艾滋病的人类第四大杀手。
慢阻肺病,是由于吸烟和有害气体吸入引起的慢性气流受限的疾病,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活动后喘不过气来。
慢阻肺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姚婉贞教授说,慢阻肺不仅累及到肺而且有全身的不良效应,死亡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我国农村居死亡病因的第一位。全国每年因慢阻肺死亡的人数近130万,意味着每分钟就有2.5个人死于慢阻肺。
蔡柏蔷教授说,慢阻肺患者平均住院21天,平均花费2万多元。病情越重的人花费就越高,近43%的病人至少有一次住院。目前慢阻肺最大的问题是漏诊和误诊。
冉丕鑫教授说,广州医学院等9家单位在全国7个城市开展了我国的慢阻肺流行病调查研究,发现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相当高,患病率为8.2%,男性患病率12.4%,女性5.1%,农村明显高于城市,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
从调查看,真正发现患有慢阻肺的这部分人群里只有64.5%出现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还有三分之一的人群没有症状,但是已经出现了慢阻肺的病变。慢阻肺的诊断主要是靠肺功能检查,发现气流速度受限就称为慢阻肺,在我国只有4.3%的人群曾经做过肺功能检查,发现有慢阻肺的这部分人群里面也只有6.5%曾经做过肺功能检查,在农村就更低,只有2.4%。
■诱因 吸烟及空气污染等
造成慢阻肺的危险因素首先是吸烟,在吸烟的人群里13.2%患慢阻肺,不吸烟的人群里只有5.1%患慢阻肺,而且随着吸烟量的增加患慢阻肺的趋势更加明显,因为吸烟直接影响到肺功能。
钟南山院士称,吸烟的年数越小患病的几率越大。2002到2007年调查显示,正常人40岁后,每年肺功能出现递减,这是自然规律,抽烟的慢阻肺病人,每年的肺功能下降率比正常人多一倍。其他的诱因还有环境污染、营养、感染、社会经济状况、生长发育以及基因等,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体重比较轻的人跟正常人比起来更易患此病。
钟南山院士称,北方11月到次年的2月流感易发生,所以在天气变化时要避免流感发生,特别是慢阻肺病人更要注意。
室内空气污染和慢阻肺的关系也很密切,用生物燃料(主要指干柴)的家庭慢阻肺患病率比较高。值得注意的是,体重比较轻的人比起体重大的人更易患慢阻肺。调查显示,连续四年低体重人群肺功能的下降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的人群,而且儿童时期有呼吸道感染的这部分人群,成年后慢阻肺的患病率相对也比较高。
■呼吁 体检时应查肺功能
大多数单位每年都会对员工例行身体检查,专家指出,除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B超、胸部X线的检查,其实,肺功能检查也是人体的基本检查指标,也应该列入检查的范畴之内,早发现,早治疗。同时,根据肺功能的不同,工种、劳动耐力、工作岗位等都应该有所不同。
姚婉贞说,人们对慢阻肺的知晓率很低,绝大多数跑步赶公共汽车或者上楼呼吸有点跟不上,这个时候有感觉了,但是这个时候一般已经为中度慢阻肺,也给治疗带来很多的困难。所以,当肺功能有变化时,就要有所警惕。
肺功能检查就像心电图一样,不同疾病的肺功能检查情况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对抽烟的人或者长期在污染环境下工作的人更需要常规的肺功能检查。
专家指出,今后对慢阻肺防治的战略重点应该放到社区的普通人群身上,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政府、医疗机构等要走进社区,让人们了解慢阻肺的危害性是什么,该怎么防治,还要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早期用药,早期戒烟,使慢阻肺得到控制。
(责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专家答疑
去医院检查抑郁需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度抑郁患者如何治疗好
2025-05-14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哪几种
2025-05-14得了抑郁症怎么办怎么才能好起来
2025-05-14检查抑郁一般要多少钱
2025-05-14中医是否可以治疗男性脱发
2025-05-14男性脱发是否会遗传
2025-05-14男性脱发的危害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