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Other specified Antibiotic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编码MG51.0Y
关键词
索引词Antibiotic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其他特指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缩写MRSA
别名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金葡菌
其他特指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G51.0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从感染部位(如脓液、血液、痰液)分离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并通过药敏试验证实对至少一种非甲氧西林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苯唑西林、氯唑西林)耐药,且对其他类别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存在异质性耐药。
- 分子生物学检测(如PCR)检出特异性耐药基因(如mecC、erm基因、qacA/B外排泵基因)。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局部感染:皮肤/软组织脓肿伴红肿热痛(70%-90%)。
- 全身感染:发热(≥38.5℃)、寒战、低血压(脓毒症相关症状)。
- 特殊部位感染:肺炎(咳嗽伴脓痰)、骨髓炎(局部骨痛+影像学异常)。
- 流行病学史:
- 近期住院史(尤其ICU或外科术后患者)。
-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或免疫抑制剂。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以下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培养阳性+药敏试验显示特定耐药表型(如苯唑西林耐药但头孢西丁敏感)。
- PCR检出非mecA介导的耐药基因(如mecC)。
- 符合以下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二、辅助检查
-
病原学检查树:
┌─细菌培养(金标准)
│ ├─脓液/伤口分泌物培养
│ ├─血培养(菌血症时)
│ └─痰培养(肺炎时)
├─药敏试验
│ ├─苯唑西林耐药
│ └─其他抗生素耐药谱分析
└─分子检测
├─PCR检测mecA/mecC基因
└─多重PCR检测erm、qacA/B等耐药基因 - 影像学检查树:
┌─超声(脓肿定位)
├─X线(骨髓炎:骨膜反应;肺炎:浸润影)
└─MRI(深部脓肿或骨髓炎:T2高信号+强化) -
判断逻辑:
- 培养阳性但甲氧西林敏感:需结合药敏谱判断是否为其他β-内酰胺类耐药(如苯唑西林耐药)。
- PCR检测阴性但表型耐药:提示可能存在未知耐药机制,需进一步全基因组测序。
- 血培养阳性+CRP>100 mg/L:提示全身性感染,需立即启动抗感染治疗。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病原学检查:
- 苯唑西林MIC≥4 μg/mL:提示青霉素酶稳定β-内酰胺类耐药(需排除mecA阴性菌株)。
- erm基因阳性:预示对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耐药。
-
炎症标志物:
- CRP>50 mg/L:提示细菌感染活动期,需动态监测以评估治疗反应。
- 降钙素原(PCT)>2 ng/mL:高度怀疑侵袭性感染(如菌血症)。
-
血液检查:
- 白细胞>12×10^9/L伴核左移:提示急性细菌感染。
- 血小板减少(<100×10^9/L):可能为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
-
组织病理学:
- 活检标本见革兰阳性球菌簇:支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需结合培养结果。
四、总结
- 诊断核心:需综合病原学证据(培养+耐药基因)与临床特征,避免单纯依赖表型药敏结果。
- 辅助检查优先级:脓液培养>血培养>分子检测,影像学用于评估感染范围及并发症。
- 实验室预警指标:CRP/PCT持续升高提示治疗失败或感染扩散可能。
参考文献:
- 《临床微生物学手册》(ASM Press)
- IDSA《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管理指南》
- EUCAST 2025年药敏折点更新
-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MRSA诊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