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平淡Flat affect
编码MB24.62
关键词
索引词Flat affect、情感平淡
别名情感平淡-症、情绪-淡漠、情感-淡漠
情感平淡(MB24.62)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核心症状
-
情感体验减弱:
- 患者主观报告情感体验显著减少或缺失,对积极或消极事件均缺乏情绪波动(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率约70%-90%)[1]。
- 对亲人关怀、社交互动等原本引发情感反应的事件感到冷漠(常见于慢性精神分裂症,发生率约60%-80%)[2]。
-
快感缺乏(Anhedonia):
- 对日常活动(如兴趣爱好、社交)的兴趣和愉悦感明显降低(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群中发生率约50%-70%)[3]。
-
社交疏离感:
- 主动回避人际交往,认为社交活动“无意义”或“负担”(常见于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发生率约40%-60%)[4]。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面部表情贫乏:
- 面部肌肉活动减少,表现为眼神呆滞、笑容缺失(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生率约80%-90%)[5]。
-
语调单调(Monotone Speech):
- 语音缺乏抑扬顿挫,语速缓慢,音量降低(在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中发生率约70%-85%)[6]。
-
肢体语言减少:
- 手势、点头等非言语交流显著减少(脑器质性疾病患者中发生率约50%-70%)[7]。
非典型体征
- 情感反应不协调:
- 在特定情境下(如悲伤事件)表现出不合时宜的情感反应(如无理由发笑),但发生率较低(约10%-20%)[8]。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神经影像学表现:
- 前额叶皮质活动降低:功能磁共振(fMRI)显示前额叶血流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异常率约60%-80%)[9]。
- 边缘系统功能异常:杏仁核、海马体等区域代谢活性下降(与情感体验减弱相关,发生率约50%-70%)[10]。
-
神经心理学评估:
- 情感识别能力下降:通过面部表情识别测试(如Ekman测试)发现患者对他人情绪的识别准确率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差异约30%-50%)[11]。
文献支持与发生率说明
- 精神分裂症:情感平淡作为核心阴性症状,发生率高达70%-90%,尤其在慢性病程中更显著[1][5]。
- 抑郁症:重度抑郁发作期可出现情感表达减弱,发生率约30%-50%,但随治疗改善[2]。
- 脑器质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晚期,情感平淡发生率约40%-60%,与额颞叶萎缩相关[7][10]。
注:上述数据基于临床研究及权威文献(如《精神分裂症研究》《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具体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及共病情况有所不同。若无明确数据支持,以“常见/较少见”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