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遗传性综合征累及皮肤Other specified Genetic syndromes affecting the skin
编码EC1Y
关键词
索引词Genetic syndromes affecting the skin、其他特指的遗传性综合征累及皮肤、影响皮肤的其他特指遗传综合征
缩写遗传性综合征累及皮肤
别名遗传性皮肤综合症、遗传性皮肤病症、遗传性皮肤病变综合征、遗传性皮肤病征
其他特指的以皮肤或黏膜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LD27.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基因检测阳性:
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或靶向基因测序,检出特定致病基因突变(如:- KRT6A/KRT16(先天性厚甲症)
- ECM1(类脂质蛋白沉积症)
- SLC29A3(H综合征)
- FAM111B(皮肤发育不全-近视)
- 基因检测阳性: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特征性皮肤/黏膜病变:
- 至少存在1项主要皮肤表现:
▶ 先天性皮肤缺损(直径≥2cm)
▶ 进行性皮肤硬化/色素沉着(H综合征)
▶ 黏膜透明斑块(类脂质蛋白沉积症)
▶ 指(趾)甲显著增厚(先天性厚甲症)
- 至少存在1项主要皮肤表现:
- 遗传模式证据:
- 常染色体显性/隐性或X连锁遗传的家族史
- 或新发致病性突变(需排除体细胞嵌合)
- 特征性皮肤/黏膜病变: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多系统受累表现(至少符合2项):
- 眼部异常:高度近视(> -6D)或角膜混浊
- 消化系统:小肠淋巴管扩张(影像学证实)
- 神经系统:智力障碍(IQ<70)或癫痫
- 听觉系统:感音神经性耳聋(纯音测听阈值>25dB)
- 病理组织学特征:
- 皮肤活检显示:
▶ 真皮透明物质沉积(PAS染色阳性)
▶ 表皮角化过度伴颗粒层缺失
- 皮肤活检显示:
- 多系统受累表现(至少符合2项):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皮肤专科检查] A --> C[全身系统评估] B --> D[皮肤活检] B --> E[伍德灯检查] C --> F[眼科检查] C --> G[腹部超声] C --> H[听力检测] D --> I[组织病理+特殊染色] G --> J[淋巴管扩张评估] F --> K[屈光/角膜检查] H --> L[纯音测听] A --> M[基因检测]
判断逻辑:
- 皮肤活检:
- 若发现真皮透明变性(PAS+),优先考虑类脂质蛋白沉积症
- 角化过度伴颗粒层缺失提示先天性厚甲症
- 影像学关联:
- 腹部超声显示肠壁增厚+腹腔积液 → 需排查H综合征的小肠淋巴管扩张
- 基因检测优先级:
- 先查高发基因(ECM1> SLC29A3> KRT基因簇)
- 阴性时扩展全外显子组测序
三、实验室参考值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
基因检测 | 无致病突变 | 检出突变可确诊;VUS变异需结合临床表型 |
皮肤病理 | 正常表皮分化 | 透明物质沉积→类脂质蛋白沉积症;角化不良→先天性厚甲症 |
血清IgG4 | 0.03-2.0 g/L | >2.0 g/L提示H综合征的自身免疫活化 |
听力检测 | ≤25 dB(各频率) | >25 dB感音性聋需排查回状头皮综合征 |
眼科屈光度 | -0.5D ~ +0.5D | <-6D的高度近视提示皮肤发育不全-近视综合征 |
腹腔超声 | 肠壁厚度<3mm | ≥4mm伴腹腔积液→先天性皮肤缺损-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确诊路径:
- 基因检测阳性 + 特征性皮肤病变 = 确诊
- 疑似病例处理:
- 满足必须条件但基因阴性 → 重复活检+扩大基因检测面板
- 仅符合支持条件 → 需排除获得性疾病(如硬皮病、淀粉样变)
- 警示征象:
- 婴儿期皮肤缺损合并反复腹泻 → 紧急排查淋巴管扩张
- 青春期进行性皮肤硬化+耳聋 → 优先基因检测SLC29A3
参考文献:
- ICD-11 官方分类指南(WHO, 2023)
- 《Rook's Textbook of Dermatology》(第9版)
- OMIM数据库(更新至2025.03)
- 《遗传性皮肤病诊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