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其他特指部位Other specified Lipoma

更新时间:2025-06-18 16:15:45
编码2E80.0Y

关键词

索引词Lipoma、脂肪瘤,其他特指部位
别名脂肪肉瘤良性型、脂肪性肿瘤、皮下脂肪瘤、软组织脂肪瘤、非典型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多形性脂肪瘤、硬化性脂肪肉瘤、脂肪瘤样脂肪肉瘤

脂肪瘤(其他特指部位)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镜下可见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胞质充满脂滴,核位于边缘呈半月状,周围包裹薄层纤维包膜(确诊率>95%)。
    • 影像学确诊:CT显示肿块CT值-50至-100 HU(脂肪密度特征),MRI显示T1加权像高信号、T2加权像中等至高信号(敏感度>90%)。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体征
      • 可移动的无痛性肿块,边界清晰,质地柔软,推挤基底部可见皮肤凹陷。
      • 特殊部位(如纵隔、脊柱旁)的脂肪瘤需排除神经压迫症状。
    • 生长模式
      • 缓慢生长(年增长直径<2 cm),无短期内快速增大(警惕脂肪肉瘤可能)。
  3. 阈值标准

    • 同时满足以下两项即可初步诊断:
      • 影像学符合脂肪瘤特征(CT/MRI脂肪密度/信号)。
      • 无恶性征象(如浸润性生长、强化分隔)。
    • 确诊必须满足: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金标准。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
    │ 首选检查 │
    │ 超声检查 │
    └───────────────┘

    ┌───────────────┐
    │ 深度评估 │
    ├───CT(脂肪密度确认) │
    ├───MRI(信号特征分析)│
    └───────────────┘

    ┌───────────────┐
    │ 特殊部位评估 │
    ├───心脏超声(纵隔脂肪瘤)│
    ├───脊柱MRI(椎管内脂肪瘤)│
    └───────────────┘

  2. 判断逻辑

    • 超声检查(敏感度85%-90%):
      • 高回声/等回声肿块:需与血管瘤鉴别(后者多呈低回声)。
      • 血流信号缺失:可与血管脂肪瘤区分(后者含丰富血流)。
    • CT检查(特异度>95%):
      • CT值-50至-100 HU:脂肪特异性表现,需排除脂肪坏死(CT值不均匀)。
      • 无强化: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脂肪肉瘤常有分隔强化)。
    • MRI脂肪抑制序列(准确率>90%):
      • 信号完全抑制:确诊脂肪组织,可与含脂肪的恶性肿瘤鉴别。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血液检查

    • 血脂水平升高(总胆固醇>5.2 mmol/L):可能与代谢综合征相关,但无直接诊断价值。
    • C反应蛋白正常(<5 mg/L):排除炎症性病变(如脂肪坏死)。
  2. 病理学检查

    • Ki-67指数<1%:提示低增殖活性,支持良性诊断。
    • MDM2基因扩增阴性:排除高分化脂肪肉瘤(阳性率>90%)。
  3. 分子检测

    • HMGA2-LPP融合基因阴性:排除脂肪瘤样脂肪肉瘤(该基因阳性率约70%)。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影像学脂肪特征(CT/MRI)或病理学检查。
  • 鉴别重点:需与脂肪肉瘤、血管脂肪瘤、脂肪坏死严格区分,MRI脂肪抑制序列和MDM2检测是关键。
  • 实验室价值:常规血液指标多正常,分子检测仅用于复杂病例的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WHO《软组织肿瘤分类(2020版)》
《Radiology》关于脂肪瘤影像学诊断标准
《中华病理学杂志》脂肪瘤病理诊断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