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卵巢良性肿瘤Other specified Benign neoplasm of ovary

更新时间:2025-06-18 22:59:00
编码2F32.Y

关键词

索引词Benign neoplasm of ovary、其他特指的卵巢良性肿瘤、儿童浆液性或黏液性卵巢囊腺瘤、卵巢良性男性母细胞瘤、未特指部位小管状睾丸母细胞瘤、未特指部位管状男性母细胞瘤、卵巢腺纤维瘤、未特指部位腺纤维瘤、卵巢乳头状腺纤维瘤、未特指部位乳头状腺纤维瘤、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纤维瘤、未特指部位子宫内膜样腺纤维瘤、卵巢浆液性腺纤维瘤、未特指部位浆液性腺纤维瘤、卵巢布伦纳瘤、卵巢良性布伦纳瘤、未特指部位布伦纳瘤、未特指部位Brenner瘤、卵巢良性Brenner瘤、卵巢良性肾母细胞瘤、卵巢皮样囊肿、卵巢良性间质细胞瘤、未特指部位良性睾丸间质细胞瘤,女性、卵巢良性Leydig细胞瘤、未特指部位良性leydig细胞瘤、卵巢良性睾丸间质细胞瘤、未特指部位良性间质细胞瘤、女性未特指部位良性Leydig细胞瘤、卵巢脂肪细胞瘤、卵巢纤维泡膜细胞瘤、未特指部位脂质卵泡瘤,女性、未特指部位类脂性卵泡瘤,女性、卵巢门细胞瘤、未特指部位门细胞瘤、未特指部位的睾丸支持-间质细胞瘤,女性、女性未特指部位睾丸Leydig-Sertoli细胞瘤、女性未特指部位睾丸支持-间质细胞瘤、卵巢脂质细胞瘤、卵巢脂细胞瘤、卵巢黄体细胞瘤、卵巢黄素化卵泡膜细胞瘤、未特指部位黄素化卵泡膜细胞瘤、卵巢男化卵巢瘤、卵巢皮克氏管状腺瘤、女性未特指部位皮克氏管装皮克氏腺瘤、卵巢粘蛋白腺瘤、卵巢畸胎瘤、卵巢实性畸胎瘤、卵巢黄体瘤、卵巢假性黏液囊肿、卵巢囊肿假性粘液瘤、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未特指部位卵泡膜细胞瘤、卵巢黏液性囊性腺纤维瘤、未特指部位黏液性囊性腺纤维瘤、未特指部位黏液性囊腺纤维瘤、卵巢黏液囊腺瘤、卵巢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卵巢乳头状黏液性囊腺瘤、卵巢黏液性囊瘤、卵巢透明细胞囊腺纤维瘤、卵巢良性畸胎瘤、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未特指部位硬化性间质瘤、卵巢浆液性囊性腺纤维瘤、未特指部位浆液性囊腺纤维瘤、卵巢小管状睾丸母细胞瘤、卵巢小管状睾丸母细胞瘤伴脂质储积、卵巢类固醇细胞瘤、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卵巢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未特指部位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卵巢支持细胞瘤伴脂质贮积、卵巢Sertoli细胞瘤伴脂质贮积、睾丸支持细胞腺瘤,未特指部位,女性、睾丸支持细胞瘤,未特指部位,女性、卵巢浆液性微囊腺瘤、卵巢囊性腺纤维瘤、未特指部位囊性腺纤维瘤、未特指部位囊腺纤维瘤、卵巢乳头状囊腺瘤、未特指部位乳头状囊腺瘤、未特指部位良性睾丸母细胞瘤,女性、未特指部位的良性卵巢雄性细胞瘤,女性、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腺纤维瘤、卵巢假黏液性囊腺瘤、卵巢浆液性囊瘤、浆液性囊瘤,未特指部位、未特指部位浆液性囊瘤、未特指部位浆液性囊肿、未特指部位的黏液性腺纤维瘤、[异位]睾丸细胞腺瘤,未特指部位,女性、未特指部位的乳头状假黏液性囊腺瘤、浆液性表面乳头状瘤,未特指部位
缩写OTBT
别名卵巢良性肿瘤-其他特指、其他特定类型的卵巢良性肿瘤、其他指定的卵巢良性肿瘤

其他特指的卵巢良性肿瘤(2F32.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学检查明确为良性肿瘤,并符合特定亚型诊断标准(如浆液性囊腺瘤、成熟性畸胎瘤等)。
      • 镜下特征需满足:无间质浸润、核分裂象<4/10HPF、细胞异型性轻微。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影像学表现
      • 超声显示单侧、边界清晰、无实性乳头结构的囊性/实性肿块(囊腺瘤:薄壁无分隔;纤维瘤:均质低回声)。
      • MRI提示T2加权像特征信号(如畸胎瘤:脂肪信号抑制后衰减;纤维瘤:低信号伴轻度强化)。
    • 临床表现
      • 下腹部包块(触诊活动度好、无压痛)伴压迫症状(尿频/便秘)。
      • 内分泌症状(异常子宫出血或男性化)仅见于功能性肿瘤(如卵泡膜细胞瘤)。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未手术者需同时满足:
      • 影像学良性特征(超声+MRI)
      • 肿瘤标志物无恶性提示(CA-125<65 U/mL且稳定)
      • 随访6个月肿瘤体积增长<50%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盆腔超声) A --> C(肿瘤标志物) B --> D[囊性肿块?] D -->|是| E[评估囊壁厚度/分隔] D -->|否| F[实性肿块?] F -->|是| G[评估血流信号/均质性] C --> H[CA-125/HE4/AFP] H -->|异常| I[增强影像] H -->|正常| J[定期随访] I --> K(MRI/CT) K --> L[确诊检查] L --> M[腹腔镜活检] L --> N[剖腹探查]

判断逻辑

  1. 超声
    • 良性指征:单房囊肿、无乳头状突起、低阻力血流(RI>0.4)
    • 恶性预警:厚壁分隔(>3mm)、丰富血流(RI<0.4)→需MRI验证
  2. MRI
    • 畸胎瘤:脂肪抑制序列信号衰减(特异性98%)
    • 纤维瘤:T2显著低信号(鉴别恶性梭形细胞瘤)
  3. 肿瘤标志物联用
    • CA-125+HE4:排除上皮性恶性肿瘤(ROMA指数<7.4%)
    • AFP:生殖细胞肿瘤筛查(畸胎瘤应阴性)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值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CA-125 >35 U/mL但<65 U/mL 良性肿瘤可能(如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结合影像学评估,3个月复查
AFP >10 ng/mL 提示未成熟畸胎瘤或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 立即行增强MRI并手术评估
血常规 Hb<110 g/L 肿瘤内出血或慢性失血(如囊腺瘤破裂) 补充铁剂,排查出血源
睾酮 >2.5 nmol/L(女性) 支持-间质细胞瘤或类固醇细胞瘤的雄激素分泌 手术切除后复查
雌激素 >300 pmol/L(绝经后) 卵泡膜细胞瘤等功能性肿瘤的雌激素过量分泌 评估子宫内膜增生风险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病理学检查,尤其需明确肿瘤亚型(如ICD-O编码8300/0浆液性囊腺瘤)。
  • 影像学三联评估:超声初筛→MRI定性→CT评估并发症(扭转/破裂)。
  • 实验室警戒点:AFP升高需排除恶性转化;CA-125>65 U/mL提示恶性风险。

参考文献

  1. 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第5版)
  2. FIGO《卵巢肿瘤诊断指南》
  3. ACOG Practice Bulletin No. 174: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dnexal Ma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