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部位的良性纤维或肌纤维肿瘤Unspecified Benign fibrogenic or myofibrogenic tumour

更新时间:2025-06-19 04:09:52
编码2E84.Z

关键词

索引词Benign fibrogenic or myofibrogenic tumour、不明部位的良性纤维或肌纤维肿瘤、良性纤维或肌纤维肿瘤、未特指部位的纤维粘液瘤、未特指部位的肌纤维瘤、未特指部位的粘液纤维瘤、未特指部位的粘液瘤
缩写良性纤维肿瘤、良性肌纤维肿瘤、BFT、BMFT
别名不明来源良性纤维瘤、不明来源良性肌纤维瘤、良性的纤维或肌纤维性肿瘤、不明位置的良性纤维或肌纤维肿瘤

不明部位的良性纤维或肌纤维肿瘤(2E84.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学检查显示典型形态特征:交错排列的梭形细胞束,伴丰富胶原纤维沉积,无细胞异型性或病理性核分裂象(依据WHO软组织肿瘤分类标准)。
    • 免疫组化验证
      • 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和α-SMA(+),不表达S-100、Desmin等肌源性/神经源性标志物(排除其他梭形细胞肿瘤)。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无症状或轻微压迫症状(如局部钝痛、活动受限),病程>3个月。
      • 触诊见边界清晰、质地韧硬的固定包块(直径通常2-10cm)。
    • 影像学特征
      • 超声: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块,内部血流信号稀少。
      • MRI: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高信号,增强后均匀强化(排除恶性征象如浸润性边缘)。
  3. 阈值标准

    • 确诊:必须同时满足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标准。
    • 高度疑似:符合所有支持条件但未活检者,需病理确诊。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1(体格检查) A --> B2(影像学检查) B2 --> C1[超声-首选] B2 --> C2[MRI-金标准] B2 --> C3[CT-深部肿瘤] A --> B3(病理确诊) B3 --> D1[穿刺活检] B3 --> D2[切除活检] D1 --> E[快速冰冻] D2 --> F[石蜡切片+免疫组化]

判断逻辑

  1. 超声
    • 判断:低回声+清晰边界→支持良性;血流丰富/边界模糊→提示恶性可能。
    • 定位:表浅肿瘤首选,指导活检路径。
  2. MRI
    • T2高信号+均匀强化:符合肌纤维瘤胶原基质特性。
    • 弥散受限/坏死灶:需排除肉瘤。
  3. 穿刺活检
    • 适用:深部或手术高风险肿瘤,需取≥3条组织芯。
    • 局限:可能遗漏胶原硬化区,需结合免疫组化。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组织病理学
    • 梭形细胞+胶原沉积:确诊核心依据,需量化报告细胞密度/核分裂数(应<5/10HPF)。
  2. 免疫组化
    • Vimentin(+) + α-SMA(+):确认肌纤维母细胞分化(敏感性>95%)。
    • S-100(-)/Desmin(-):排除神经鞘瘤/平滑肌瘤(特异性>90%)。
  3. 分子检测(非必需)
    • β-catenin核阴性:排除硬纤维瘤。
    • 无PDGFB重排:排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Vimentin/α-SMA阳性模式)。
  • 影像学作用:MRI评估范围/排除恶性征象,超声引导活检。
  • 鉴别重点:需与硬纤维瘤、神经纤维瘤、低度恶性肉瘤鉴别(通过免疫组化组合)。

参考文献

  •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Editorial Board. Soft Tissue and Bone Tumours (5th ed, 2020)
  • Goldblum JR et al. Enzinger and Weiss's Soft Tissue Tumors (7th ed, 2019)
  • CAP Protocol for Fibroblastic/Myofibroblastic Tumors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