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须Beard hair

更新时间:2025-06-21 00:36:35
编码XA9N28

核心定义

胡须(Beard Hair)详细定义


一、解剖学描述

1. 准确位置
  • 位置:胡须位于面部前部,主要分布于男性青春期后下颌、唇周及颊部区域。具体包括:
    • 上唇胡须:上唇上方,形成“山羊须”或“八字须”。
    • 下颌胡须:下颌边缘及周围区域。
    • 颊须:脸颊两侧,从耳垂下方延伸至下巴。
  • 重要毗邻
    • 面部皮肤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 面部肌肉(如口轮匝肌、降口角肌)。
    • 皮脂腺和汗腺。
2. 归属系统与功能
  • 系统:属于体被系统(皮肤及其附属结构)。
  • 功能
    • 保护作用:减少外部摩擦或机械损伤对皮肤的直接冲击。
    • 触觉感知:毛囊根部的神经末梢可感知触碰,辅助面部环境感知。
    • 社会与性征标识:男性第二性征的显著标志,与激素水平相关。
3. 组织结构
  • 毛干:由角质化的上皮细胞(角蛋白)构成,外层含黑色素决定颜色。
  • 毛根与毛囊:毛根埋于真皮层,毛囊包含毛乳头(毛母质细胞分化处)。
  • 附属结构
    • 皮脂腺:附着于毛囊,分泌皮脂保持毛发润滑。
    • 毛囊干细胞:位于毛囊基底部,调控毛发再生。
4. 功能与作用
  • 保护性屏障: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直接照射。
  • 性征发育:受雄激素(如睾酮)调控,青春期后显著增粗变密。
5. 医学临床关联
  • 相关疾病
    • 毛囊炎: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红肿、疼痛,需抗生素治疗(如外用克林霉素)。
    • 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堵塞形成囊肿,可能需手术切除。
    • 多毛症:雄激素水平异常或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导致胡须过度生长,需内分泌科干预。
    • 皮肤癌:罕见但可能发生(如基底细胞癌),需病理活检确诊。
  • 治疗方法
    • 局部感染:外用抗生素或口服抗菌药物。
    • 激光脱毛:通过破坏毛囊减少生长(适用于多毛症)。
    • 激素治疗:调节雄激素水平(如抗雄激素药物)。
6. 常见误区
  • 剃须导致毛发变粗:剃须仅切断毛干,不影响毛囊粗细,新生毛发因顶端变钝而触感较粗。
  • 仅男性有胡须:女性可能因激素失衡出现轻微胡须,需与多毛症区分。

参考文献

  1. 《格氏解剖学》(Gray's Anatomy)第43版:面部解剖与毛发结构描述。
  2. e-Anatomy(IMAIOs数据库):胡须分类及临床关联分析。
  3. UpToDate临床医学:毛囊炎与多毛症的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