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9号染色体缺失Other specified Deletions of chromosome 9

更新时间:2025-06-18 21:14:22
编码LD44.9Y

关键词

索引词Deletions of chromosome 9、其他特指的9号染色体缺失
缩写LD44-9Y
别名九号染色体部分缺失、9-号-染色体-部分-缺失、9-号-染色体-特定-缺失、其他-特指-九号-染色体-缺失、Other-Specified-Chromosome-9-Deletion

其他特指的9号染色体缺失(LD44.9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细胞遗传学或分子遗传学证据
      • 染色体核型分析(G显带技术)明确显示9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如9q22.3微缺失)。
      • 基因组测序(如CMA、WES)检出9号染色体特定区域(如chr9:76,800,000-141,200,000)的拷贝数变异(CNV),且缺失片段≥500 kb。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核心临床表现
      • 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低于同龄人第3百分位(需生长曲线评估)。
      • 智力障碍:智商(IQ)≤70或适应性行为评估显著落后。
      • 典型面部特征:低耳位、小颌、眼距宽(内眦距>第97百分位)。
    • 器官系统异常
      • 心脏结构异常(如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
      •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如马蹄肾、尿道下裂)。
    • 家族史:直系亲属携带染色体平衡易位或其他结构异常。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遗传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3项核心临床表现。
      • ≥1项器官系统异常(经影像学证实)。

二、辅助检查

  1. 遗传学检查树

    ┌─────────────────┐
    │ 染色体核型分析 │ → 初步筛查大片段缺失(分辨率5-10 Mb)
    └─────────────────┘

    ┌─────────────────┐
    │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 → 检测≥100 kb的缺失(检出率>90%)
    └─────────────────┘

    ┌─────────────────┐
    │ 全外显子组测序 │ → 明确基因层面缺失(如GLDC基因缺失)
    └─────────────────┘

  2. 影像学检查树

    ┌─────────────────┐
    │ 心脏超声 │ → 筛查先天性心脏病
    └─────────────────┘

    ┌─────────────────┐
    │ 头颅MRI │ → 评估脑皮质发育
    └─────────────────┘

    ┌─────────────────┐
    │ 腹部超声 │ → 检测肾脏畸形
    └─────────────────┘

  3. 判断逻辑

    • 染色体核型分析阴性:若临床高度怀疑,需升级至CMA检测(可识别>90%的致病性微缺失)。
    • CMA检测到9号缺失:需通过FISH或qPCR验证缺失区域是否包含关键基因(如EHMT1、TSC1)。
    • 影像学发现器官畸形:应优先进行遗传学检查,以区分染色体缺失与其他综合征。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遗传学检测

    • 染色体核型分析(分辨率5 Mb)
      • 异常意义:发现9号染色体长臂或短臂断裂点(如del(9)(q22.3)),提示大片段缺失。
    • CMA检测(分辨率100 kb)
      • 异常意义:Log2 ratio≤-0.5提示单拷贝缺失,需关注包含OMIM致病基因的区间(如9q34.3的GLDC基因)。
  2. 生化指标

    • 血清甘氨酸升高(>300 μmol/L):提示GLDC基因缺失相关的非酮症性高甘氨酸血症。
  3. 影像学参考值

    • 心脏超声
      • 室间隔厚度>6 mm或肺动脉流速>2 m/s提示结构性异常。
    • 头颅MRI
      • 脑白质异常信号或胼胝体发育不全提示神经发育障碍。
  4. 发育评估

    • 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
      • 认知/运动评分<70分提示显著发育迟缓,需结合遗传学结果解读。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一级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CMA检测,明确缺失范围。
  2. 二级验证:针对关键基因(如9q22.3的PTCH1基因)进行FISH验证。
  3. 表型关联:将遗传学结果与临床表现(如基底细胞痣综合征)进行关联分析。
  4. 家系调查:对父母进行核型分析以区分新发突变与遗传性异常。

参考文献

  • ACMG《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临床实践指南》(2020修订版)
  • 《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系(ISCN 2020)》
  • OMIM数据库(条目:#601362、#10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