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疾病新闻 > 正文

为什么天气一变,呼吸道疾病患者就增多?

2020-01-28 06:37:52      家庭医生在线

原本人体的身体有一个调节的机制,如果天气一直热或者一直冷,这个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呼吸科的病人不会激增,但是如果天气一转变,这个过程中,尤其是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稍不注意就着凉,从而导致人体呼吸道抵抗力下降,病毒病菌容易侵入。另外,北风一刮,天气无比干燥,鼻部和肺部呼吸道黏膜容易脱水,人的鼻子、咽喉上的粘膜不能正常把细菌、病毒“清除”出体外,容易引发或加重呼吸道疾病,所以在呼吸科患者突然增加,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学龄前儿童和有基础疾病的体质弱的人,调节机能相对弱一点,此时是最容易患病的三类人群。自我保护,保暖、通风、洗手三原则:

由于降温来的太突然,很多人没有做好保暖措施而导致受凉感冒,因此,在寒冷的季节,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关注天气变化,注意保暖,衣物一定要穿的够暖和,在早晚温差特别大的时候,患有有呼吸道慢性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最好避免早晚出门,高血压的患者别迎风走、顶风吹,否则很容易导致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其次,室内要记得通风。天气寒冷,很多人就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不漏一点风进来。如果室内人多,又不通风,很有可能会导致缺氧出现嗜睡或反应迟钝的现象,同时,很有可能因为局部空气污浊而使得一部分人患感冒或流感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每天最好是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条件的写字楼和家庭,以每天早、中、晚三次各通风10分钟为宜。实验表明,室内每换气一次,可除去室内空气中60%的有害气体。

最后,就是要注意洗手。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咳嗽打喷嚏可传播病毒或细菌。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话机、门把手、公共汽车的扶手或其它平面上,再透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所以,餐前便后要洗手,触摸眼鼻口前一定要洗手。

另外,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还要注意充分的睡眠,休息好了人体的抵抗力相对就会好一些,可以预防疾病的产生。

三类人需格外注意防寒

第一类:老幼和体弱者,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未发育成熟,对寒冷的抵抗力低,需要保护;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体温调节功能逐渐下降,深部常温比较低,所以常常会感觉从里面冷出来,就连手温都比年轻人低,加上老年人对温度的变化适应性差,所以对寒冷的反应慢,容易受凉;体质较弱的人经不起温度的起伏变化,也容易发生感冒。

第二类:慢性病患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一旦受寒,往往会急性发作,会加重原有的病情。高血压患者在遇寒时,血压升高也有可能造成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所以慢性病要特别注意防寒。

第三类:关节炎、腰腿痛、胃病等患者,受寒会使疼痛的症状加剧。

(责任编辑:家庭医生在线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世卫组织:新型冠状病毒人际传播可能加大

世卫组织16日发布声明称,英国再次确认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这已经是英国本月确诊的第三例感染病例。详细>>

夏秋之交提防三类疾病

立秋之后,天气由热转凉,是发病较多的时节,那么夏秋之交应预防哪些疾病的发生呢?现在早晚温差开始增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热乍凉的刺激,抵……详细>>

2015年成为史上最热年 暖冬如何预防疾病?

今年夏天的时候各地高温久居不下,冬天迟迟没来,已经快到12月份了,我们才感受到一点点的寒冷。据世气象组织说2015年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详细>>

雾霾导致呼吸道感染高发 抗之霸:治疗需对症

近日,雾霾天气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记者走访医院了解到,经过雾霾和冷空气的"双重夹击",人们的呼吸道可谓是频频"受伤",不少医院收治的呼……详细>>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 如何科学打疫苗?

立春后病毒、细菌开始变得活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张颖提示,风疹、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即将进入发病高……详细>>

  • 白明

  • 黄耀光

  • 刘春丽

  • 肖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