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医药资讯 > 正文

震惊!打针和输液的 5 大潜在伤害,你知道几个

2025-03-16 12:50:49      家庭医生在线

打针和输液存在一些潜在伤害,包括局部感染、药物不良反应、静脉炎、微粒污染、耐药性增加等。

1. 局部感染:打针或输液过程中,如果消毒不严格,细菌等病原体可能会通过针孔进入人体,在局部引发感染。表现为注射部位红肿、疼痛、发热,严重时可能形成脓肿。例如在肌肉注射青霉素时,如果操作不当,就可能出现局部感染情况。

2. 药物不良反应:打针和输液直接将药物注入体内,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较快,更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常见的有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像使用头孢类抗生素输液时,部分人可能会出现过敏症状。

3. 静脉炎:长期或不当的输液,药物对血管壁产生刺激,容易引起静脉炎。症状表现为沿静脉走向的疼痛、红肿,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比如输入高浓度的氯化钾溶液时,就可能刺激静脉引发静脉炎。

4. 微粒污染:输液过程中,药液中可能存在不溶性微粒,如橡胶微粒、玻璃碎屑、药物结晶等。这些微粒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堵塞血管,引起局部组织供血不足、缺氧,进而导致水肿、炎症等。例如在使用葡萄糖注射液输液时,如果药液中存在微粒,就可能造成危害。

5. 耐药性增加:频繁打针和输液会使细菌等病原体不断接触药物,从而产生耐药性。当再次使用相同或类似药物时,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比如长期使用阿奇霉素等抗生素进行输液治疗,细菌可能逐渐对其产生耐药。

打针和输液虽然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但也存在多种潜在伤害。在医疗过程中,应遵循能口服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原则,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如果需要打针或输液,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操作规范。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