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偷倒运河致村民咳血 空气污染导致人口早亡
连日来,凤台县刘集乡山口村多名村民集体出现恶心、呕吐、头疼、头晕症状。村庄对面几百米远的淮河河道内,一夜之间被人倾倒了几大船不明废弃物,发出刺鼻的臭味。记者昨日赴现场调查发现,这些废弃物的臭味熏得人呼吸困难,目前当地县政府已经成立紧急处置机构,调查废弃物来源的同时,正在紧张清运。
污染导致300多万人早亡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报告说,室外空气污染每年导致全球300多万人早亡,比疟疾和艾滋病每年导致的死亡人数加起来还要多。影响健康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是PM2.5等多种颗粒污染物,长期吸入这些颗粒污染物可能会诱发心脏病、中风、肺癌及呼吸道疾病。研究中统计的早亡者多数与这几种疾病有关。
全国仅八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国家标准
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表示,京津冀PM2.5年均浓度下降12.3%。但值得注意的是,全国74个城市中只有八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翟青介绍说,74个城市2014年PM2.5的年均浓度有所下降,平均下降11.1%,其中三大重点区域,京津冀下降了12.3%,长三角下降了10.4%,珠三角下降了10.6%。74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有所增加,重度及严重污染天数比例下降3个百分点。其中,京津冀下降18.7%,长三角下降51.8%,珠三角没有出现严重污染天气。
翟青指出,大气污染问题依然十分严重。74个城市中,2014年达到国家标准的只有8个城市,京津冀仍然是污染最重的区域之一。
空气污染增加患肺癌风险
一项欧洲最新研究表明,即使空气污染处于较低水平,哪怕在欧盟标准之内,长期处于颗粒物空气污染环境也会增加人们罹患肺癌的风险。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在一份公报中称,该医学院和欧洲其他国家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对涉及欧洲9国31.3万人的追踪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这些人在13年中有2095人患了肺癌。通过对调查对象生活环境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进行估测发现,患肺癌风险与长期吸入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成正比。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建立了数据模型,排除了吸烟、体重以及职业等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分析表明,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每增加5微克,患肺癌的风险增加18%;每立方米空气中PM10每增加10微克,患肺癌、特别是肺腺癌的风险增加22%。即使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低于欧盟标准时也是如此。欧盟规定的PM2.5和PM10最高限值分别为年均浓度每立方米25微克和40微克。
研究人员说,他们发现没有一个绝对无风险的安全值,“(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越高越差,越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