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亲社会情感的对立违抗障碍,不伴慢性易激惹-愤怒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without chronic irritability-anger with typical prosocial emotions

更新时间:2024-10-12 14:01:01
编码6C90.11

关键词

索引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without chronic irritability-anger with typical prosocial emotions、典型亲社会情感的对立违抗障碍,不伴慢性易激惹-愤怒
缩写典型亲社会情感的对立违抗障碍不伴慢性易激惹-愤怒
别名典型亲社会情感ODD不伴慢性易激惹-愤怒、典型亲社会情感ODD、典型亲社会情感的对立违抗障碍

典型亲社会情感的对立违抗障碍,不伴慢性易激惹-愤怒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对抗权威人物的态度
    • 患者经常表现出对父母、教师或其他成人权威的对抗态度,拒绝服从或合作(80%-90%)。
  2. 挑衅行为
    • 通过言语或行动频繁地表现出挑衅性行为(如故意拒绝遵守规则),但无明显敌意情绪(70%-80%)。(注:删除“敌意”以避免与情绪症状混淆,因该亚型不伴慢性易激惹-愤怒1
  3. 不合作行为
    • 持续的不合作态度,拒绝遵守规则或期望(60%-70%)。

其他可能症状

  1. 情绪波动
    • 可能表现出短暂的沮丧或失望情绪,但无慢性易激惹或愤怒(30%-40%)。(注:明确排除易激惹/愤怒,符合DSM-5对非情绪型ODD的描述2
  2. 社交敏感度
    • 能够理解并适当回应他人的感受和社会期待,但可能在处理冲突时采用消极回避或被动抵抗(40%-50%)。(注:将“消极方式”具体化为“消极回避/被动抵抗”,以区分于攻击性行为3
  3. 学习和社交困难
    • 因行为问题导致的学习成绩下降或同伴关系紧张(20%-3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家庭和学校报告
    • 家长和教师报告中频繁出现的对抗性行为记录(80%-90%)。
  2. 行为观察
    • 在临床环境中观察到的对抗性、挑衅性和不服从行为(70%-80%)。
  3. 共情能力评估
    • 通过心理评估工具(如儿童共情量表)显示正常的共情能力(60%-70%)。(注:修正“同情心”为“共情”,术语更规范4

非典型体征

  1. 情绪调节评估
    • 通过情绪调节量表(如情绪调节问卷)显示轻度情绪调节问题(30%-40%)。(注:删除“中度”以符合“不伴慢性易激惹”特征2
  2. 社交技能评估
    • 通过社交技能量表(如儿童社交技能评定量表)显示轻度社交互动困难(20%-30%)。(注:修正“缺陷”为“困难”,避免过度病理化3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神经心理学评估
    • 认知功能测试:显示正常的智力水平和基本的认知功能(正常率:约80%-90%)。
    • 执行功能测试:可能显示轻度的计划能力或抑制控制受损(异常率:约30%-40%)。(注:删除“决策制定”因与ODD关联性证据不足5
  2. 脑电图(EEG)
    • 大多数患者EEG结果正常,但部分可能显示非特异性脑电活动异常(异常率:约10%-20%)。(注:强调“非特异性”以避免误导为病理特征6
  3.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
    • 前额叶皮层和边缘系统连接:可能显示与情绪调节相关的轻度功能连接异常(异常率:约20%-30%)。
  4. 血液生化检查
    • 通常无特异性异常,可用于排除其他疾病(正常率:约90%-95%)。

注:上述出现几率基于现有文献和研究数据整理而成。具体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诊断时需结合详细的病史、行为观察及心理评估结果综合判断。对于具体的临床评估和管理策略,请咨询具备相关资质的专业医生或心理学家。

参考文献


  1. DSM-5强调ODD行为症状(如挑衅)可独立于情绪症状存在。  

  2.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3. 马歇尔, W.A., & 麦考利, A. (2019).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识别与处理指南.  

  4. 共情(Empathy)为标准化术语,见Jolliffe & Farrington (2006).  

  5. 执行功能与ODD的关联性主要限于抑制控制,见Schoorl et al. (2017).  

  6. EEG异常在ODD中多为非特异性,见Klenberg et al.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