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我国将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发现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及时提供干预指导。
多种因素都可以引起血压升高。心脏泵血能力加强(如心脏收缩力增加等),使每秒钟泵出血液增加。另一种因素是大动脉失去了正常弹性,变得僵硬,当心脏泵出血液时,不能有效扩张,因此,每次心搏泵出的血流通过比正常狭小的空间,导致压力升高。这就是高血压多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和变得僵硬的老年人的原因。由于神经和血液中激素的刺激,全身小动脉可暂时性收缩同样也引起血压的增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第三个因素是循环中液体容量增加。这常见于肾脏疾病时,肾脏不能充分从体内排出钠盐和水分,体内血容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
高血压患者怎么控制血压?
都说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血压的控制,但怎么才能有效控制血压呢?有些患者可能认为,只要服药就能把血压控制,有的认为药物副作用大,通过食疗、运动等方式也可以控制血压。其实,上述的提及到的都是高血压控制常见的方法,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1、控制血压要定期测量血压
如果有家族史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检查,在家也要量血压。此外,预防胜于治疗,而且高血压发病逐渐趋向年轻化,如果是生活作息不规律,经常抽烟、喝酒、肥胖等高危人群,也应该定期测量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升高,能够及时控制。
2、控制血压要保持心情开朗
不良心理其实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容易造成血压波动。所以,高血压患者要凡事想得开,不要生气,遇事能自我开解,学会包容和理解,养成乐观的性格,心情开朗有利于身体健康以及血压的控制。
3、坚持用药是控制血压必要条件
如果想控制好血压的话,必须坚持服药。因为高血压仍然是不可逆的慢性疾病,只能用降压药进行控制。但切忌血压平稳后擅自停药或者减药,有可能造成血压不稳定,血压一旦突然升高,必定给生命造成威胁。所以,坚持服药是控制血压必要条件。
4、低脂低盐饮食控制血压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原则是低脂低盐,因为低脂低盐的饮食降低心脏的负担,同时也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尽量吃些清淡的食物。当然,清淡饮食并不是指吃素,要保证均衡营养,才能保证控制血压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健康。
5、做好预防是控制血压前提
做好预防也是控制血压的前提,年轻人要戒烟戒酒,注意自身的体重,太胖的人要减重。同时,合理饮食,不要长期吃太重口味的食物,作息要规律,采取合理的锻炼方式,加强体育锻炼。经过生活习惯的改变,血压仍然偏高,则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张晓萌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测血压 防治慢性病
-
“跨界+赋能”第二届中国肾病跨界融合高峰论坛暨新冠防治跨界总结全球分享会在京成功举办
-
2020年10月31日-11月1日,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肾病跨界融合高峰论坛暨新冠防治跨界总……详细>>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助力国产高端医疗产业创新发展 探索医研产创新合作模式
-
6月11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科技创新,共建“高端医学装备创新中心”与“医学装备……详细>>
-
国家卫计委:强化结核病患者发现 加强重点人群地区防控
-
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消息,国家卫计委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要强化结核……详细>>
-
每10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全民控糖”公益项目助力糖尿病防与治
-
3月23日,“全民控糖”公益项目在2021大健康产业(重庆)博览会暨第六届双品汇期间正式启动,旨在通过科普糖尿病及并发症相关知识,让更多……详细>>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世界慢阻肺日义诊:慢阻肺患者如何平安过冬
-
慢性肺阻塞性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高发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家庭产生重要影响,在全球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目前慢阻肺为世界第四大致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