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健康资讯 > 健康新闻 > 正文

男孩高烧送医后不幸亡 治疗儿童发烧的5个误区

2016-08-04 19:19:38      家庭医生在线

家住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镇的蒋先生为了孩子能住校学习,便把儿子小宇送至横山县聋儿语训学校读书。没料想,孩子读书还不到半年,学校电话通知家长称孩子因感冒发烧导致轻度昏迷,然而送至医院后发现孩子已生命垂危,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下面我们就看看有关孩子高烧的危害。

孩子发高烧有什么危害?

1、高热惊厥,俗称抽风。

婴幼儿还处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也不健全,伤热感冒后就容易发烧。如果体温上升到39℃以上时,容易引起惊厥。宝宝全身肌肉强直,肢体一阵阵抽搐,双眼上翻或凝视,神志不清,一般发作只有几秒钟,神志会很快恢复。一次高热抽搐对孩子无大的影响,若反复发作,抽搐时间长,则会使大脑受到伤害。

2、脱水热。

体温每升高1℃,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散发的水分增加0.5毫升。因服退热药大量出汗时体内丧失水分就更多。脱水不仅使退热困难(在小婴儿脱水本身就可引起发热),还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生酸中毒等。

3、蒙被过暖窒息综合征。

当体温超过41℃时,面色苍白或青紫,神志不清,两眼发直,四肢僵硬,反应迟钝或昏迷。因出汗多,皮肤干燥,摸上去似硬衣样,病情严重的患儿常因继发内脏出血或-内出血而死亡。或留下脑病后遗症。

4、感染性疾病。

冬天,有些父母不让孩子出门,整天关在有暖气的屋子里。如果伤热,极易引发感染性疾病。这是因为孩子的呼吸道长期得不到耐寒锻炼,变得弱不禁风。一旦外出,就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

治疗儿童发烧的误区

误区1:治疗发烧必须吃药

发烧38度以下,如果宝宝精神好,只需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优先使用物理退烧地方法,例如用冷毛巾外敷,使用退热贴。

一般当宝宝在体温达38.5℃以上时才考虑使用退烧药,而且每次服药中间一定要间隔4--6小时,多饮水,为避免胃肠刺激,宜在饭后服用。退热药治标不治本,可能掩盖病情,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不同的退热药最好不要随意互相并用,退热药也不可自行增加使用次数或增加剂量。用药时间不要超过3天。

误区2:如果不及时退烧,体温会一直升高

宝宝发烧时爸妈们都会很紧张地给宝宝尝试各种退烧方法,他们普遍认为如果不及时给宝宝退烧,宝宝的体温会一直升高,继而容易“烧坏脑”。其实,每个人的大脑内都有个“恒温调节器”,所以由感染引起的发热,体温常会在39.5—40℃达到最高点,而很少会超过40.6—41.1℃。而且正如前文提及,只有当身体处在极端的环境温度下时,体温才会高到像后者这种程度。

误区3:体温降下来后,就不会再反弹

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会持续2—3天。因此,当药力逐渐减弱,体温就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并需要再次治疗。只有彻底制服了病毒时,发热才会消失。

误区4:如果发热时体温很高,说明病情很严重。

发热时体温高,引起的原因不一定严重。一些父母认为宝宝体温一直降不下来,导致感染的原因肯定很严重。事实上,对药物没有反应的发热可能是由病毒或细菌造成的,与感染源的严重性无关。

如果孩子出现高热持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面色灰暗、咳嗽加重等情况,即使体温不高也需及时就医。

误区5:口腔温度在37.1-37.8℃是低烧

在这范围内的温度是正常的。体温在一天之中是有变化的,它一般会在下午和傍晚时达到最高点。而低烧的真正范围是37.8—39℃。另外提醒父母的是,给宝宝测量体温有多种方法,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推荐父母使用耳朵测温计,测量体温既安全又快捷。

(责任编辑:林宗可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小儿高烧治疗误区 小儿高烧危害 小儿高烧

第13个世界自闭症日|关注自闭症患者向成年期过渡 需全方位综合干预支持

第13个世界自闭症日到来之际,我们采访到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内科主任兼心理科主任陈文雄、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理科副主任查彩慧……详细>>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部分糖尿病患者停药数月

详细>>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有哪些?过敏性鼻炎如何治疗?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与这个世界相互连通的,而通过我们的呼吸道就可以让我们的肺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相连了。鼻部就是我们与外界相连……详细>>

乳房疼痛如何治疗?首届全国乳房疼痛中医诊治论坛在穗召开

为何会出现经前乳房疼痛,而经后可缓解?为何有人是胀痛、有人是刺痛?如何区分不同的乳房疼痛类别?乳房疼痛该如何治疗?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广大……详细>>

脐带血能治脑瘫!华南自体脐血治疗脑瘫临床试验获突破性进展

从6月30日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中国脐带血大会上获悉,由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和韩国汉阳大学联合开展的《自体脐血治疗脑瘫》临床科研项目,目前已有……详细>>

  • 李光林

  • 严恒

  • 李玉杰

  • 林智辉